[实用新型]一种正循环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2094.3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2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虎;徐庆云;徐浩;李欢欢;畅永福;王梦超;许佳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21/00;E21B2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边 矩形框架 斜杆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正循环钻机 固定框架 钻机 建筑施工设备 横杆连接 泥浆装置 稳固性 锐角 竖边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循环钻机。包括钻机和抽泥浆装置,钻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钻塔,底座为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包括第一横边、第二横边和两个竖边,第一横边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斜杆,斜杆的长度方向与矩形框架呈锐角,两个斜杆的端部通过横杆连接,钻塔上设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与第二横边相邻,本实用新型高效、使用便捷、稳固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循环钻机。
背景技术
正循环钻机主要有钻盘、钻塔、卷扬机、钻杆、动力头、及钻头组成,外加一台外置泥浆泵,其成孔原理是:是泥浆由泥浆泵通过钻杆注入孔底,通过泥浆在桩孔内流速带动沉淀物上浮,将沉淀物排到孔外的泥浆池,进行沉淀在由泥浆泵进入桩孔中形成一个循环。在重力作用下泥浆池中砂砾等沉淀物有下沉的趋势的情况,如果泥浆泵流量偏小,将出现大颗粒砂砾悬浮在桩孔高度以下的情况。如果想把大的沉渣颗粒排出孔外,一种方式是加快泥浆的循环速度;另一种方式是加大泥浆的密度。但是,受桩基的直径及现有泥浆泵排量的限制,泥浆的循环速度不可能提高很多,所以要想清孔彻底,势必增加清孔时间,时间的增加必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容易引发安全、质量事故、增加施工成本、耽误工期等;若采用加大泥浆比重的方法,势必造成孔内压力大、孔壁四周作用力大,使孔壁泥皮变厚,从而降低了桩周摩阻力,也降低了单桩承载力,另外,现有的正循环钻机由于其结构较大,使用不便,而且很难移动,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使用便捷、稳固性好的正循环钻机。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正循环钻机,包括钻机和抽泥浆装置,钻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钻塔,底座为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包括第一横边、第二横边和两个竖边,第一横边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斜杆,斜杆的长度方向与矩形框架呈锐角,两个斜杆的端部通过横杆连接,钻塔上设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与第二横边相邻,固定框架位于两个斜杆之间,固定框架与第二横边之间还设有油顶,油顶的上端铰接固定框架的上方,油顶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横边,所述的钻塔包括两个竖杆,两个竖杆之间设有动力头,动力头的两侧固定滑块,两个竖杆上分别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道,形成动力头沿钻塔长度方向移动的结构,钻塔上端还设有定滑轮,定滑轮上设有配合其使用的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动力头的上端,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卷扬机,动力头下通过法兰连接钻筒,钻筒下端连接钻头,所述的底座竖边上还设有卡槽,卡槽为矩形筒,矩形筒上设有供竖杆下端进入的开口,当竖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矩形框架时,竖杆的端部恰好卡扣在卡槽内部,所述的抽泥浆装置,抽泥浆装置包括三通管,动力头上设有进浆口,三通管一开口通过泥浆管连通动力头的进浆口,三通管的另外两个出口通过泥浆管分别连通泥浆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连接托架,托架包括第一矩形板,第一矩形板的板面平行与地面,第一矩形板的四角连接液压支腿,液压支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矩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杆与矩形框架之间通过立架固定连接,立架包括立柱,立柱的下端与第二横边固定连接,横杆贯穿立柱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矩形板上设有供钻塔和固定框架放置的放置台,放置台包括第二矩形板,第二矩形板与第一矩形板的板面平行,第一矩形板与第二矩形板之间设有数个固定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矩形板的下方的四角设有轮子,所述的轮子包括两个角钢,两个角钢的开口向背设置,两个角钢之间设有月牙轴承,月牙轴承滑动连接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矩形板上设有供钻塔水平放置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高度大于固定框架水平放置在第二矩形板上时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两个L型杆,L型杆的一端伸入第一矩形板与第二矩形板之间且与第一矩形板固定连接,L型杆的另一端连接供钻塔水平放置的U型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20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施工安全攀爬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打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