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1629.5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8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泽;柳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充电底座 天线 控制器 水杯 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控制器电 水杯外壳 智能水杯 智能终端 加热片 显示数据信息 本实用新型 合适水量 交换数据 数据通过 提醒用户 天线传输 饮水量 内胆 互联 饮水 补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水杯,包括水杯外壳、充电底座、水杯内胆,水杯外壳底部有水杯电路板,水杯电路板上有第一控制器、第一天线、第一温度传感器、加热片及压力传感器,第一天线、第一温度传感器、加热片、压力传感器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充电底座内有充电底座电路板,充电底座电路板上有第二控制器、第二天线、第二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第二天线、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第一、第二控制器之间通过第一、第二天线的互联来交换数据,数据通过第一天线传输至智能终端,智能终端显示数据信息并给出饮水量建议。本方案能提醒用户以合适温度饮水,并结合用户自身情况及周围环境给予合适水量补充建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水杯。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中的含水量能达到60%~70%。研究表明,即便是1%的脱水状况也会对人的情绪、注意力、记忆和运动的协调性造成负面影响,也会造成脑组织液的减少,给心血管系统带来额外的负担。因而,水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的节奏都越来越快,因而常常忘记及时补充水分,只有口渴时才想起要喝水。然而感到口渴时身体已处于缺水的状态,长此以往,人体将处于亚健康状态。
同时,相比于健康的成年人,各种弱势群体也有额外的需求。比如老人和儿童,就对水温有更高的要求。病人对何时饮水,每次饮水量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一个能检测并显示水温、饮水量并可及时提醒饮水的智能水杯是十分必要的。
当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事实上每个人每天所需的水分有明显差别,因而提醒饮水量就需要多方面因素的考量,现有的影响因素考虑到了环境温度、人体体重、运动量及饮水习惯,但是,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情况会随着环境湿度变化而变化,进而影响人体水分流失速度。所以,现有的智能终端给出的饮水建议还需要考虑周围环境湿度对合适的饮水量做进一步修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水杯,能够提醒用户以合适温度饮水,并能够结合用户自身情况及周围环境给与合适水量补充的建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水杯,包括水杯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水杯外壳下方的充电底座,所述水杯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水杯内胆,所述水杯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水杯电路板,所述的水杯电路板与所述水杯内胆的底部相紧贴;
所述的水杯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天线;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温;加热片,用于加热水;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水量;第一控制器,用于实时采集水温、水量以及当日已饮水量数据,所述的第一天线、第一温度传感器、加热片、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充电底座内设置有充电底座电路板,所述的充电底座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天线;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湿度;第二控制器,用于实时采集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数据,所述的第二天线、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天线,与所述的第二天线通讯连接,并用于交换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数据,以及将所述的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采集的各数据传输至智能终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充电底座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通过排线与所述的充电底座电路板连接,所述的显示屏上至少显示水温、水量、当日已饮水量、环境温度、环境湿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水杯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反映水温的LED灯条,所述的LED灯条与所述的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1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