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9334.9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3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卢佳;尚杨;李莉;刘菊红;董敏;林士强;林黎;张景泉;石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裕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琳琳 |
地址: | 30023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部 连接端 汽车线束 汽车 子线束 母线 本实用新型 束组件 环绕 防水结构 防水效果 机械领域 接触连接 连接端面 组件包括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线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线束,包括:汽车母线束组件和汽车子线束组件;汽车母线束组件具有第一连接端,汽车子线束组件具有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面接触连接;汽车母线束组件包括第一防水部,第一防水部环绕设于第一连接端,汽车子线束组件包括第二防水部,第二防水部环绕设于第二连接端;第一防水部和第二防水部连接以将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连接处覆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线束增强了汽车母线束与汽车子线束连接处的防水效果,并且防水结构简单易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线束。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作为汽车电路主体,在汽车中能够起到运载驱动执行元件或传递传感器输入指令等作用,线束是指由铜材料冲制而成的接触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以捆扎的线束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现有的汽车线束外部包覆有防水胶带,在接线端子处,由于两个接线端子配对连接,连接和拆卸过程较容易加速接线端子处防水的破损,而两个接线端子自身的对接保持力也相对较小,更容易受到外界作用力而出现松动和脱离现象,使其上包覆的防水胶带时常难以起到作用,造成线束连接处密封性差的状况。而汽车线束用于传输电力信号,一旦接触到水或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轻则造成短路,影响某些电路元器件的工作,重则发生触电事故,影响使用者自身安全,并可能影响汽车的整个驱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该汽车线束增强了汽车母线束与汽车子线束连接处的连接性,增强汽车线束连接处的防水效果,并且防水结构简单易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包括:汽车母线束组件和汽车子线束组件;汽车母线束组件具有第一连接端,汽车子线束组件具有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面接触连接;汽车母线束组件包括第一防水部,第一防水部环绕设于第一连接端,汽车子线束组件包括第二防水部,第二防水部环绕设于第二连接端;第一防水部和第二防水部连接以将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连接处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部和所述第二防水部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部包括第一防水套和第一防水齿;
所述第一防水套包裹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外;所述第一防水齿设于所述第一防水套面向所述汽车子线束组件的一侧;
所述第二防水部包括第二防水套和第二防水齿,
所述第二防水套包裹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外;所述第二防水齿设于所述第二防水套面向所述汽车母线束组件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齿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持平;所述第二防水齿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面持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套和所述第二防水套均为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部和所述第二防水部连接形成椭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母线束组件包括凸起,所述汽车子线束组件包括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端面上设有多个插接针槽;
所述凹槽包括多个插接针,每个所述插接针均向所述插接针槽方向延伸,用于与每个所述插接针槽对应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母线束组件与所述汽车子线束组件均为铜材料冲制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母线束组件外与所述汽车子线束组件外均塑压绝缘体或金属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裕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津裕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9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侦测功能的USB连接器
- 下一篇:密封式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