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家用电器语音集成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98811.X | 申请日: | 2018-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4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代强;陈雨青;陆忠梅;张秀华;刘江涛;黄金宝;曾正;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民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G08C23/04;G10L15/22;H04N21/422;H04N21/44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家用电器 语音 集成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家用电器语音集成控制装置,所述基于大数据的家用电器语音集成控制装置包括蓝牙模块(4)、红外模块(5)、语音识别模块(1)、WIFI模块(6)和集成控制模块(3),语音识别模块(1)、蓝牙模块、红外模块(5)和WIFI模块(6)与集成控制模块(3)电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遥控器众多和学习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家用电器语音集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遥控器是家里常见的一种用于遥控电视、遥控冰箱、遥控空调等家用电器,但是现有的遥控器存在以下问题:
1)遥控器众多,由于各厂家、各类电器所采用的信号,有的厂家使用红外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有的厂家使用蓝牙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有的厂家使用WIFI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就算使用的信号是同类型的,不同厂家说使用通信信号的协议也不一样编码协议也不统一,因此造成了家里同时有多个遥控器,使用非常不方便;
2)存在遥控死角,对一些用电器,比如使用红外信号控制的空调,如果是安装在卧室里,如果在客厅里使用红外遥控器遥控空调的话就做不到,因为红外信号会被墙壁阻挡;
3)学习成本高,每一种用电器的遥控器都有各自的布局,各自的符号,对于老年人学习成本较高;
4)信息单向流通,现有的电视信息只能单向流通,即电视台向观众输出信息,但观众的反应却难以输出给电视台,电视台难以通过这个信息提升服务水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家用电器语音集成控制装置,能实现所有遥控装置集成到一个遥控器,并且能够通过语音控制,控制不存在死角,能将观众的反应反馈给电视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遥控器众多、存在死角、学习成本高和信息单向流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家用电器语音集成控制装置,所述基于大数据的家用电器语音集成控制装置包括蓝牙模块、红外模块、语音识别模块、WIFI模块和集成控制模块,语音识别模块、蓝牙模块、、红外模块和WIFI模块与集成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蓝牙模块、红外模块、语音识别模块、WIFI模块和集成控制模块固定安装在扫地机器人上表面,扫地机器人控制模块与集成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基于大数据的家用电器语音集成控制装置包括大数据平台,用于存储和分析所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与集成控制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蓝牙模块、红外模块和WIFI模块集成在一起,控制多种家用电器不再使用多个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语音控制模块,避免使用前需要寻找遥控器和需要学习,使用中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大数据平台,将语音识别模块于大数据平台相连,使得用户操作喜好能够上传到大数据平台,电视台可以根据大数据平台数据调查用户喜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将控制系统加入到扫地机器人中,使得如果控制存在死角的时候,扫地机器人可以根据命令进入死角区遥控用电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图中:1语音识别模块、2大数据平台、3集成控制模块、4蓝牙模块、5红外模块、6WIFI模块、7扫地机器人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民族大学,未经贵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8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多功能手电筒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进水量的水消毒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