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掘进湿式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8445.8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3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超;韩露;韩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超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E21F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筒体 空气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 喷水雾化器 湿式除尘器 导流器 进风管 内部壁 脱水器 掘进 井下 抽风 二次粉尘污染 除尘设备 除尘效果 弧形条状 喷雾除尘 前后贯通 抽风机 出风口 导流片 放射状 固定轴 进气端 作业面 风机 侧壁 除污 导流 风管 筒状 巷道 采掘 电机 引入 覆盖 进口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掘进湿式除尘器,属于一种采掘除尘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筒状的除尘筒体,除尘筒体前后贯通,除尘筒体的进气端设有位于进口截面的空气放大器,空气放大器的后部为喷水雾化器,喷水雾化器的后部为导流器,除尘筒体的后半截内部壁设有脱水器,脱水器覆盖整个后半截内部壁,所述空气放大器为多组并通过风管放射状汇集连接于进风管,进风管从除尘筒体侧壁引入;导流器为弧形条状的导流片设置在除尘筒体中心位置的一固定轴上。本实用新型实现抽风和风机自身降尘两个作用,减少抽风机出风口处的二次粉尘污染,保证巷道的空气质量。避免在作业面中使用电机,提高了安全性,采用喷雾除尘及导流除污,提高了除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掘进湿式除尘器,属于一种采掘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压入式通风是我国综掘而生产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常见的通风方式,局部通风机的位置应该安装在巷道出风口的进风侧十米处,将通风巷道的新鲜气流送到综掘工作面,降尘产生过程中产生的含尘气流排出,这种通风方式主要优点是风机安装在通风巷道,安全性能好。其射流强度高,有效射程长,能够很好的稀释和排出含尘气体,工作面的粉尘浓度降低明显,综掘巷道涌出的瓦斯能够及时向外排走,安全性较比较高,风筒出口风流流速大,这样可以预防瓦斯的积聚,降低瓦斯带来的危险,由于风速较大,所以对于工作面的降温会起到一定作用。压入式通风缺点在于:含尘气流沿着巷道排出的时候,因为压入风筒出口形成射流区,在射流作用的同时,周围的空间会形成涡流,这个涡流区域内的粉尘浓度会很高,一般工作人员作业时会在涡流区域,尤其是对综掘机司机的影响较大,当掘进长度很长时,排污过程会比较慢,所以粉尘污染的时间比较长;当综掘面与其他工作面串联通风时,综掘巷道排出的污风还会与其他作业点污风混合, 使巷道内粉尘质量浓度增加。
抽出式通风要求局部通风机的位置应该安装在巷道出风口的回风侧十米处,抽风机会形成负压,将综掘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风通过吸风口和局部通风机排出巷道。另外还有混合式通风它主要是将压入通风和抽出通风两种方式的结合适用,所以这种通风方式兼有两种通风方式的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掘进湿式除尘器,解决井下采煤掘进位置的除尘问题,避免了背景技术中压入式通风和抽出式风机除尘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井下掘进湿式除尘器,包括筒状的除尘筒体,除尘筒体前后贯通,除尘筒体的进气端设有位于进口截面的空气放大器,空气放大器的后部为喷水雾化器,喷水雾化器的后部为导流器,除尘筒体的后半截内部壁设有脱水器,脱水器覆盖整个后半截内部壁,所述空气放大器为多组并通过风管放射状汇集连接于进风管,进风管从除尘筒体侧壁引入,风管的长度及相间角度相同,风管汇集的位置处于除尘筒体的中央;导流器为弧形条状的导流片设置在除尘筒体中心位置的一固定轴上,进气气流将导流片推动转动,导流片转动将水雾及含尘气体甩向后部的脱水器;脱水器为柔性网格透水塑料板,脱水器与除尘筒体之间为污水流动腔,除尘筒体在污水流动腔底部设有排污孔。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放大器为金属结构,分为前部扩口进风端和筒状的出风端,出风端靠近进风端的筒壁内设有环绕出风端筒体的环形腔体,环形腔体在扩口的后部向扩口延伸并连通形成环形缝,环形缝与进风端内壁间形成弧形圆滑的侧壁,环形腔体穿过出风端的内壁形成进气口与风管相连,进风端的扩口朝向除尘筒体的进风端,出风端的中心线平行于除尘筒体的中心线。
作为优选,所述喷水雾化器为多个雾化喷头通过水管放射状汇集连接于进水管,进水管从除尘筒体侧壁引入,水管的长度及相间角度相同,水管汇集的位置处于除尘筒体的中央;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方向为向除尘筒体的后部。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片为两组弧形片,导流片曲率为18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超,未经张志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84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能通风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环保的隧道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