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在线电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8030.0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8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刘海春;田洪涛;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日新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1/00 | 分类号: | B29C71/00;B29C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晕辊 电晕室 电晕 支架 电晕发生装置 电晕装置 导向辊 电极棒 薄膜 高压放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 并列设置 电极损伤 电晕功率 排风管道 人身安全 生产车间 升降装置 电连接 排风管 穿入 直排 异味 叠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膜在线电晕装置,包括支架、导向辊、电晕辊,所述电晕辊和导向辊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相连接,电晕辊分为左电晕辊和右电晕辊,左、右电晕辊并列设置于支架的中间;左、右电晕辊的上方分别设有左右两个电晕发生装置,电晕发生装置的下部为电晕室,电晕室的底部设有电极棒,电晕室的顶部通过通道与排风管相连接,电极棒与高压放电装置电连接。本装置可以在不改变电晕功率的情况下,通过多次叠加电晕,增加电晕的强度;通过升降装置,防止电极损伤产品,有利于产品穿入;通过电晕辊上方的电晕室及排风管道,可以将电晕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异味直排出生产车间,更有效的保护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在线电晕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电晕装置主要用于塑料薄膜类产品的表面处理,当要对上述材料进行油墨印刷、复合、吹膜、涂布、胶接、材料改性、接枝、聚合、镀膜、流延、粘贴加工前,为了使产品的表面具有更强粘附力,防止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印刷甩色、复合粘贴不牢固、涂布漏胶不均匀等现象,影响了产品质量,必须先进行电晕冲击处理。
目前市场上的电晕装置大多为单电晕辊,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晕的强度有限;而且,大多电晕发生装置一般都是固定在装置上,因为电极与电晕辊之间的距离有限,不方便将带电晕的产品穿入,如果带电晕的产品略厚,电极很容易伤害到产品。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在功率不变的情况,通过多次叠加电晕来增加电晕的强度;通过升降装置调节电晕发生装置内电极与产品表面之间的距离,防止电极损伤产品,同时,通过升降装置可以更方便将产品穿入设备内;通过电晕辊上方的电晕室及排风管道,可以将电晕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异味体直排出生产车间,更有效的保护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导向辊、电晕辊,所述电晕辊和导向辊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支架相连接,其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电晕辊分为左电晕辊和右电晕辊,左、右电晕辊水平、并列设置于支架的中间;左、右电晕辊的上方分别设有左右两个电晕发生装置,电晕发生装置的下部为电晕室,电晕室的底部设有电极棒,电晕室的顶部通过通道与排风管相连接,电极棒与高压放电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晕发生装置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上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升降装置,两个升降装置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右两个电晕辊前后两端之间的支架的上方,左右两个电晕发生装置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个升降装置的活动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辊分为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第四导向辊及第五导向辊,第一、第二导向辊分设在装置的两侧且高于电晕辊,第二、第三、第四导向辊设置于电晕辊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电晕室内的电极棒为一根或多根。
优选的,所述电极棒的长度等于或小于电晕辊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
本装置可以在不改变电晕功率的情况下,多次叠加电晕,增加电晕的强度。通过升降装置,可以按照需求调整电晕发生装置的电极与产品表面之间的距离,防止电极损伤产品;增加电极与产品表面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产品穿入本装置;通过电晕辊上方的电晕室及排风管道,可以将电晕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异味直排出生产车间,更有效的保护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电晕发生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左电晕辊、3-右电晕辊、4-电极棒、5-电晕室、6-排风管道、7-升降装置、8-第一导向辊、9-第二导向辊、10-第三导向辊、11- 第四导向辊、12-第五导向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日新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日新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8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