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试汽车部件动刚度的可调支撑套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97599.5 | 申请日: | 2018-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8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董博文;王晖;董良;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套管 动刚度 螺母 本实用新型 测试汽车 铰接结构 可调支撑 套管 零部件 动刚度测试 技术要点 结构支撑 螺纹连接 使用寿命 试验数据 凸台端面 可比性 控制臂 扭力臂 通用的 倒角 铰接 应用 保证 | ||
一种用于测试汽车部件动刚度的可调支撑套管,它包括有支撑套管,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支撑套管上还螺纹连接有一支撑套管螺母,在支撑套管和支撑套管螺母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带有倒角的凸台端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选择了一种通用的结构支撑铰接零部件进行动刚度测试,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可比性,而且可适用于多种间距的铰接结构;尤其是针对扭力臂,控制臂等铰接结构,对获得真实的零部件动刚度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动态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测试汽车部件动刚度的可调支撑套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顾客对驾乘舒适性要求越来越严格。NVH性能业越来越被项目的前期开发,后续问题调查所重视。其中,车身是影响NVH性能的重要一环,它承载了整车重最,是传递外来激励(动力总成、地面等激励)的重要路径,这就要求车辆在设计验证过程充分考虑到车身的动态性能。动刚度是车身结构动态性能的重要一环,在进行车辆TrimmedBody动刚度验证过程中,由于车辆的前、后副车架不包含与其铰接的控制臂等零部件,造成进行铰接部位动刚度测试的结果无法表现出该结构应有的结构性能,容易对测试结果造成误判,影响性能开发与验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度可调整的用于测试汽车部件动刚度的可调支撑套管。以解决铰接结构在进行单一零部件动刚度性能验证时,提供一种长度可调支撑的支撑套管插入被测零部件内后,使用设计螺栓进行紧固,模仿其安装状态,能够有效表征其设计状态后进行动刚度测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测试汽车部件动刚度的可调支撑套管,它包括有支撑套管,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套管上还螺纹连接有一支撑套管螺母,在支撑套管和支撑套管螺母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带有倒角的凸台端面。
上述螺接结构的两端设计有凸台端面用以作为被夹持后的支撑面,凸台端面内侧设计有六角作为调整支撑套管长度时的扳手火持面。支撑套管塞入被测结构内后,通过旋转螺接的零件调整支撑套管长度后可支撑被测结构。被测结构按照零部件的铰接状态,插入螺栓,按设计扭矩紧固即可开展动刚度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选择了一种通用的结构支撑铰接零部件进行动刚度测试,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可比性,而且可适用于多种间距的铰接结构。尤其是针对扭力臂,控制臂等铰接结构,对获得真实的零部件动刚度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宽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测试使用状态立体简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说明:1.扭力臂支架,2.螺母,3.螺栓,4.支撑套管螺母,5.支撑套管,6.带有倒角的凸台圆端面,7.六棱角结构。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由图1-3所示,图2中的5为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5上还螺纹连接有一支撑套管螺母4,在支撑套管5和支撑套管螺母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带有倒角的凸台端面6。在凸台端面内侧设置有便于调整支撑套管长度的扳手夹持面六棱角结构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75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