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的油墨池加墨防飞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96934.X | 申请日: | 201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2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劲瑞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B41F31/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池 进墨管 阻挡 本实用新型 防飞溅装置 前端开口 印刷机 加墨 左端 油墨 开口 可拆卸结构 便于安装 上端开口 出口端 可拆卸 飞溅 加装 喷出 搁置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的油墨池加墨防飞溅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油墨池,油墨池右端安装有进墨管,进墨管出口端搁置在阻挡壳内,阻挡壳为左端开口和前端开口结构,阻挡壳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油墨池上。本实用新型在进墨管端部处加装左端开口和前端开口的阻挡壳,能够将进墨管喷出的油墨进行阻挡流入油墨池内,防止飞溅,避免油墨浪费,改善工作环境,可拆卸结构,便于安装更换和维护,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印刷机的油墨池加墨防飞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印刷机的油墨池的加油墨装置采用进油管连接油墨泵,油墨泵连接到储油墨箱,进油管放置在油墨池内,当油墨泵加油墨过程中,因有压力的油墨从进油管流出冲击油墨池侧壁,导致油墨飞溅,造成浪费,油墨滴落地面后,工作环境差,不易打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印刷机的油墨池加墨防飞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刷机的油墨池加墨防飞溅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油墨池,油墨池右端安装有进墨管,进墨管出口端搁置在阻挡壳内,阻挡壳为左端开口和前端开口结构,阻挡壳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油墨池上。
优选的,上述阻挡壳右端壁和后端壁拐角处设置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上述阻挡壳上端壁前侧设置缺口。
优选的,上述阻挡壳开口处设置向内翻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进墨管端部处加装左端开口和前端开口的阻挡壳,能够将进墨管喷出的油墨进行阻挡流入油墨池内,防止飞溅,避免油墨浪费,改善工作环境,可拆卸结构,便于安装更换和维护,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特点;
2)采用弧形结构,起到缓冲油墨的冲击力度,大大提高阻挡壳的使用寿命;
3)因油墨池侧壁具有一定高度,设置缺口便于放入进墨管端部;
4)设置向内翻边,能够提供阻挡壳的支撑强度和刚性,避免变形导致的油墨飞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阻挡壳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墨池,2-进墨管,3-阻挡壳,4-弧形结构,5-缺口,6-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印刷机的油墨池加墨防飞溅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油墨池1,油墨池1右端安装有进墨管2,进墨管2出口端搁置在阻挡壳3内,阻挡壳3为左端开口和前端开口结构,阻挡壳3底部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油墨池1上。
优选的,上述阻挡壳3右端壁和后端壁拐角处设置为弧形结构4。
优选的,上述阻挡壳3上端壁前侧设置缺口5。
优选的,上述阻挡壳3开口处设置向内翻边。
进墨管2端部通过抱箍6固定连接在阻挡壳3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劲瑞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劲瑞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6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凹版印刷机的油墨循环桶
- 下一篇:一种对开双色胶印机的相位传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