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5291.7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0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毛金验;马聪博;欧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力朗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R25/16;H01M10/613;H01M10/6555;H01M10/6551;H01M10/656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单芯 连接机构 固定圈 凸起柱 隔块 本实用新型 动力电池组 动力电池 连接结构 连接杆 传导 导热 并排设置 热量传导 导热层 导热片 上表面 吸热板 散热 导出 凸块 相等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连接结构,包括动力电池组和连接机构,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电池单芯和凸起柱,所述电池单芯共设置有多个,且电池单芯的个数不少于五个,且电池单芯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芯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凸起柱固定在电池单芯的上表面两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圈、隔块,所述固定圈的个数与凸起柱的个数相等,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以进行导热的连接机构,热量可以被导热层导出,热量被吸热板吸收并通过导热片传导给隔块,隔块将热量传导给凸块与第二连接杆,后传导进入第一连接杆与固定圈,确保电池单芯上的热量被散出,再之电池单芯上的热量可以从空隙中散出,使得散热更加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动力电池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但是螺栓连接不仅容易产生松动,也不能起到散热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栓连接容易产生松动以及不能起到散热的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连接结构,包括动力电池组和连接机构,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电池单芯和凸起柱,所述电池单芯共设置有多个,且电池单芯的个数不少于五个,且电池单芯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芯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凸起柱固定在电池单芯的上表面两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圈、隔块,所述固定圈的个数与凸起柱的个数相等,且固定圈插接在凸起柱的圆周外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圈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隔块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电池单芯的中部之间,所述隔块的上表面中间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远离凸块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电池单芯的两个侧面均涂覆有导热层,且导热层为导热硅胶。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电池单芯相互靠近的侧面均固定有吸热板,且吸热板共设置有四个,且吸热板呈矩形排布在电池单芯上。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吸热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片,且吸热板通过导热片与隔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圈与凸起柱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与第一连接杆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与凸块一体成型,且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圈、第一连接杆、凸块、第二连接杆、隔块、导热片和吸热板均为导热金属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以进行导热的连接机构,在电池单芯工作产热时,热量可以被导热层导出,热量被吸热板吸收并通过导热片传导给隔块,隔块将热量传导给凸块与第二连接杆,后传导进入第一连接杆与固定圈,确保电池单芯上的热量被散出。再之电池单芯上的热量可以从空隙中散出,使得散热更加彻底;并且由于各个部件为焊接连接,所以连接牢固,不会产生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单芯的立体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单芯的侧视图。
图中:1、动力电池组;11、电池单芯;12、凸起柱;2、连接机构;21、固定圈;22、第一连接杆;23、凸块;24、第二连接杆;25、隔块;26、导热片;27、吸热板;3、导热层;4、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力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力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5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集线插拔式连接装置
- 下一篇:镍片动力电池保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