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管道移动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94694.X | 申请日: | 201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4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郭刘岩;刘姣;鲁茹;刘国芳;吕学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02 | 分类号: | F16L3/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 地址: |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杆 底座 室内环境 支架 建筑工程 千斤顶 辅助装置 管道移动 滑轮 托举 电动液压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 地面作业 快捷移动 施工成本 施工工期 一端连接 斜支撑 节约 灵活 移动 施工 安全 | ||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管道移动辅助装置,用于快捷移动提升至支架高度的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管道,它包括底座、托举支架、电动液压千斤顶、升降杆、滑轮,底座设置滑轮,千斤顶一端与底座固定,千斤顶另一端与升降杆一端连接,升降杆另一端安装托举支架,底座与升降杆之间连接有斜支撑。本实用新型人工投入少,施工简单、灵活、移动快捷,地面作业更安全,效率更高,缩短施工工期,并有效的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辅助设施,用于快捷移动提升至支架高度的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管道。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管道及设备施工中,管道顶升至支架上的移动工作是安装作业的辅助工作和重要环节之一,通常受现场环境所限,操作空间狭小,管道提升至支架上移动难度大,施工繁琐,危险系数大,效率低。
建筑工程管道顶升至支架上的移动作业一般常用方法是:将管道提升至支架高度后,采用人工固定、拖拽就位安装,这种方法需要作业人员相对较多,劳动强度大,施工繁琐,效率不高。且物件相对较重时,人多容易用力不均,容易跑位打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施工简单、灵活、移动快捷、效率高的大型建筑管道移动辅助装置。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管道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托举支架、电动液压千斤顶、升降杆、滑轮,底座设置滑轮,千斤顶一端与底座固定,千斤顶另一端与升降杆一端连接,升降杆另一端安装托举支架,底座与升降杆之间连接有斜支撑。
底座由若干根槽钢焊接成田字形,托举支架横截面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先用叉车将管道叉至液压升降机上,用液压升降机将管道升至略高于管道支架的位置,然后将两台移动装置分别放到管道两端,将管道顶起来,并同时移动。
本实用新型人工投入少,施工简单、灵活、移动快捷,地面作业更安全,效率更高,缩短施工工期,并有效的节约施工成本。
管道在支架上快捷移动辅助装置的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托举支架,2、细杆,3、粗杆,4、斜支撑,5、滚轮,6、千斤顶,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底座7采用槽钢焊接成“田”字形,底座7的四个角处均安装滚轮5,其中有两个定向轮,两个转向轮。
底座7正中位置固定千斤顶,即千斤顶的液压油缸固定在底座正中,千斤顶的液压油缸设置在套筒内。利用套筒可以保证油缸垂直,防止油缸发生偏斜。液压泵固定在底座一侧边。套筒一端与底座焊接,套筒另一端通过法兰与升降杆连接,升降杆顶端焊接托举支架1。
所述升降杆由粗杆3和细杆2焊接而成;粗杆3采用直径是80mm的镀锌钢管,细杆2采用直径是65mm的镀钢管。
所述托举支架1为弧形,托举支架采用直径是350mm,长度是30cm的无缝钢管,轴向剖切成两个半圆形件,将其中一个半圆形件中间部位与细杆2垂直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4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车站小管径管道安装辅助支撑架
- 下一篇:发动机出水管连接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