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水性碳纳米技术的远红外辐射低温发热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3169.6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1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明;顾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宝利乐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5B3/34;H05B3/03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层 绝缘阻燃层 发热膜 远红外辐射 纳米技术 耐温层 复合电极 耐热 均一 耐燃 铜银 本实用新型 热辐射转换 安全事故 功率衰减 新型电热 多层膜 衰减 | ||
1.一种基于水碳纳米技术的远红外辐射低温发热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多层膜状结构,包括第一绝缘阻燃层(1)、发热层(2)、铜银复合电极(3)、耐温层(4)和第二绝缘阻燃层(5),所述的发热层(2)覆在第一绝缘阻燃层(1)上,所述的铜银复合电极(3)位于所述的发热层(2)两侧,与所述的发热层(2)连接,所述的耐温层(4)覆于所述的发热层(2)上,所述的第二绝缘阻燃层(5)覆于所述的耐温层(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碳纳米技术的远红外辐射低温发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绝缘阻燃层(1)和所述第二绝缘阻燃层(5)厚度均为0.1mm~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碳纳米技术的远红外辐射低温发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层(2)厚度为10μm~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碳纳米技术的远红外辐射低温发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层(2)为蜂窝状结构,所述的发热层(2)与所述的第一绝缘阻燃层(1)的粘合点(6)为圆型,直径为2mm~5mm,所述的发热层(2)与所述的粘合点(6)面积比例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碳纳米技术的远红外辐射低温发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银复合电极(3)为银电极上覆有铜电极,其中所述的银电极为长方形,边缘部分与发热层(2)边缘部分重合,其宽度为1cm~1.5cm,所述的铜电极为长方形,覆在所述的银电极的上方,其宽度为0.8cm~1.3cm,且所述的银电极的宽度大于所述的铜电极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水碳纳米技术的远红外辐射低温发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绝缘阻燃层(5)厚度大于所述的第一绝缘阻燃层(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宝利乐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宝利乐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31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泵联轴器加热装置
- 下一篇:石墨烯电暖床用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