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加防雾性的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2508.9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柳金亭;蒋维;汪学志;邓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汇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B32B27/08;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防雾性 热封层 本实用新型 电晕层 技术方案要点 薄膜领域 传统薄膜 影响薄膜 防雾层 雾气 芯层 保证 | ||
1.一种增加防雾性的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晕层(1)和热封层(3),所述电晕层(1)与热封层(3)之间设置有芯层(2),所述热封层(3)上设置有防雾层(4);
所述热封层(3)内设置有若干防雾微胶囊(5),所述防雾微胶囊(5)内设置有空腔(51),所述空腔(51)内设置有防雾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防雾性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2)内同样设置有若干防雾微胶囊(5)。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增加防雾性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3)的厚度为总厚度的10-15%,所述芯层(2)的厚度为总厚度的64-75%,所述电晕层(1)的厚度为总厚度的15-20%,所述防雾层(4)的厚度为总厚度的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加防雾性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3)、芯层(2)、电晕层(1)与防雾层(4)的总厚度为50-8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增加防雾性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3)远离芯层(2)的一侧设置有压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汇塑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汇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25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菌型流延聚丙烯薄膜
- 下一篇:高抗拉高阻油包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