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式电动助力转向器功能模拟检测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92207.6 | 申请日: | 201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7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亿;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儒拉玛特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6 | 分类号: | G01M17/06;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紧单元 上夹 下夹 电动助力转向器 阻力模拟单元 本实用新型 上直线导轨 单元安装 功能模拟 模拟单元 自动转向 滑块 夹持 柱式 夹持转向器 下直线导轨 供电插头 实验数据 直线导轨 测试柱 转向器 转向轴 测试 保证 | ||
现有技术中测试柱式转向器数据的设备不能精确且稳定的夹持转向器,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柱式电动助力转向器功能模拟检测机构。上述机构包括机架、自动转向模拟单元、阻力模拟单元、供电插头、上夹紧单元、中部夹紧单元和下夹紧单元;中部夹紧单元固设在机架的中部,机架于中部夹紧单元的上方设置有上直线导轨,于中部夹紧单元的下方设置有下直线导轨,阻力模拟单元和上夹紧单元安装在上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自动转向模拟单元和下夹紧单元安装在下直线导轨的滑块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上夹紧单元、中部夹紧单元和下夹紧单元分别夹持转向轴的两端和中间,实现了精确且稳定的夹持,保证了测试的稳定性和实验数据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向盘柱式电动助力转向器功能模拟检测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作用是在行车过程中,辅助驾驶员完成转向动作。通过单片机(ECU)微机系统综合处理来自转角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的信息,并结合车速以及驾驶员输入扭矩的信号,根据PDI模糊控制原理通过一定的算法来提供助力辅助转向,实现了助力智能化。
EPS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兴未艾,相关试验装置研究也渐成热点,EPS 实验台利用精确的转向阻力模拟可以实现EPS控制系统的性能测试。将电动助力转向器按实车状态下安装固定,在自转向器的输入端安装有高精度的扭矩传感器,通过高精度的扭矩传感器实现扭矩的测量,同时在输出端的前端安装有阻力模拟电机,能时实控制负载扭矩大小。精确的实验数据除了依赖于完善的测试系统,还依赖于稳定和精确地夹持,测试用的阻力模拟电机和自动转向模拟电机通过联轴器夹持在转向器的两端,这种夹持结构并不能保证测试的稳定性,导致试验数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精准夹持转向器的模拟检测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柱式电动助力转向器功能模拟检测机构,包括机架、自动转向模拟单元、阻力模拟单元、供电插头、上夹紧单元、中部夹紧单元和下夹紧单元;
所述中部夹紧单元固设在所述机架的中部,机架于所述中部夹紧单元的上方设置有上直线导轨,于所述中部夹紧单元的下方设置有下直线导轨,所述阻力模拟单元和上夹紧单元安装在所述上直线导轨的滑块上,所述自动转向模拟单元和下夹紧单元安装在所述下直线导轨的滑块上;
所述上夹紧单元包括上固定座,上工装、两个仿形夹持块和气动组件;两个仿形夹持块安装于所述上固定座的底部,所述气动组件控制两个所述仿形夹持块打开和闭合;所述上工装固定在所述上固定座中,其顶端与所述阻力模拟单元连接,底端设置有位于两个仿形夹持块之间、插在转向器输出端中的定位针;
所述下夹紧单元包括下固定座、下工装、传动轴和气动夹持机构,所述下工装的顶部为倒锥形的膨胀芯轴,轴内具有夹持转向器底部的定位孔,轴外套设有固定套,所述气动夹持机构驱动所述固定套升降实现膨胀芯轴的聚拢和散开;所述下工装的底部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自动转向模拟单元连接;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供电插头移动到测试位的气缸;所述供电插头内的探针测试转向轴的电信号。
人工或者机械手将转向轴放置到中部夹紧单元中定位夹紧后,上夹紧单元和下夹紧单元沿各自的直线导轨向转向轴处移动。当上夹紧单元下降到预设位置处,转向轴的输出端位于两个仿形夹持块之间,然后气动组件控制两个仿形夹持块闭合将转向轴夹紧。当下夹紧单元上升到预设位置处,转向轴的输入端插入膨胀芯轴的定位孔内,然后气动夹持机构驱动固定套上行使膨胀芯轴收缩夹紧转向轴的输入端。
在上夹紧单元和下夹紧单元移动夹持转向轴的过程中,气缸驱动供电插头移动到测试位,供电插头插入转向轴的插座中为其提供电动助力,同时探针测试转向轴的电流、电压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儒拉玛特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儒拉玛特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2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