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伸缩式红外无损检测闪光灯热激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2064.9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4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磊;李清英;刘云飞;秦乾坤;钱雨辰;徐恩松;李洋;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光灯支架 闪光灯 样件 检测 热激励装置 无损检测 伸缩式 伸缩 微弹性材质 节省资源 性质确定 圆柱中空 直接插拔 检测样 圆柱状 拆卸 拉长 辐射 | ||
一种伸缩式红外无损检测闪光灯热激励装置,包括支柱、闪光灯支架和闪光灯,所述闪光灯布置在闪光灯支架上,所述闪光灯支架安装在支柱上,所述支柱呈圆柱状,所述该圆柱中空;闪光灯支架可以根据检测样件大小进行伸缩,伸缩拉长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测不同的样件,检测小样件就不需要过大的辐射面积,节省资源,同时检测小的样件,闪光灯个数也相应减少;闪光灯支架可以任意拆卸,与支柱相连接的部分采用微弹性材质,直接插拔,方便实用,并且能够根据样件材质厚度等性质确定不同的激励方式,检测范围大大增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无损检测中的热激励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伸缩式红外无损检测闪光灯热激励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无损检测技术中,脉冲热像法为当前最为成熟的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方法。在检测过程中,要先由热激励源施加热脉冲信号,照射在检测对象的检测面上,进行加热(加热时间一般为2ms)。之后检测对象自然冷却,期间热能会向检测对象内部传导,在此期间使用红外热像仪对检测对象表面的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收集。由于缺陷的导热系数与检测对象材料不同,缺陷区域异于正常区域的温度。以热像仪收集到的信息为依据,采用计算机对缺陷尺寸深度等性质进行计算。目前使用的脉冲红外热波探测设备存在的主要不足是:设备成本较高,而且热激励装置相对固定,只能检测一定面积大小的样件,并且存在加热样件不均匀的问题,为了弥补其加热模式单一的问题需要改进设计一种闪光灯热激励装置。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能耗,保证了对样件加热的均匀性,提高物体加热的均匀程度,支架可以直接插拔,方便实用,检测范围大大增加的伸缩式红外无损检测闪光灯热激励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伸缩式红外无损检测闪光灯热激励装置,包括支柱、闪光灯支架和闪光灯,所述闪光灯布置在闪光灯支架上,所述闪光灯支架安装在支柱上,所述支柱呈圆柱状,所述该圆柱中空;
所述闪光灯支架包含支撑面、连接面和安装面,所述支撑面和安装面相互平行,连接面位于支撑面和安装面之间,所述连接面分别与支撑面和安装面垂直,连接面的底端与支撑面的末端相连,连接面的顶端与安装面相连,从而支撑面通过连接面与安装面相连形成一整体结构;
所述支撑面的首端设置有圆弧面,支撑面中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支撑面首端的圆弧面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插入至与连接面相连的支撑面内部;
所述闪光灯安装在圆弧面的背面;
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固定夹爪,该固定夹爪呈半圆形弧面结构,所述固定夹爪的弧面和支柱的外圈弧面相适应,所述闪光灯支架通过固定夹爪扦插在支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柱中设置有红外热像仪和充放电装置与闪光灯的连接线;
更进一步的,所述闪光灯支架设置有4~8个,闪光灯支架上的连接面依次递增,使得安装在支柱上的闪光灯支架处于同一平面上;
具体的,所述安装在闪光灯支架上的闪光灯处于同一平面上,所含连接面高度最短的闪光灯支架安装在支柱的最底端,所含连接面高度最高的闪光灯支架安装在支柱的最上端,所述其他闪光灯支架依次均匀安装在支柱上;
其中,所述安装在支柱上的闪光灯支架呈圆形阵列排布;
所述伸缩杆能插入至闪光灯支架中,从而使得闪光灯支架具有伸缩的功能,安装在闪光灯支架首端的闪光灯可根据需要调整其位置;
所述激励装置中还设置有灯罩,支柱内嵌于灯罩中,所述灯罩为立方体独缺一面的中空罩,灯罩能将闪光灯支架、支柱和闪光灯罩在其中空部分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2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