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带顶杆履带张紧装置损坏的保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9256.4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5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千波;元少麟;杨尚帮;惠刚刚;钟德其;陈学文;万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新沙港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30 | 分类号: | B62D55/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101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杆 履带张紧装置 保护机构 滚轮支架 滚轮 本实用新型 张紧装置 轴销 底座 履带磨损 行走机构 上顶面 下底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带顶杆履带张紧装置损坏的保护机构,包括底座、滚轮支架、滚轮和轴销,所述滚轮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滚轮通过轴销安装在滚轮支架上,所述履带张紧装置的顶杆设置在滚轮支架内部及在滚轮下,所述滚轮下底面与履带张紧装置的顶杆上顶面具有0.8mm‑2mm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机构加强了带顶杆张紧装置的结构强度,有效消除履带磨损后发生的张紧装置故障,防止行走机构损坏,结构简单,可靠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带顶杆履带张紧装置损坏的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履带式机械的张紧装置包含带顶杆和不带顶杆两种。对于带顶杆履带式机械的张紧装置而言,当机械的履带使用一定时间后会磨损拉长,造成履带张紧装置总长度相应增加,而当机器在不平的地面作业时,引导轮受到的冲击力传递给顶杆,顶杆产生向上挠力,当挠力大于顶杆的强度时,顶杆会产生弯曲变形,进而引起张紧装置的其它部件损坏,造成行走机构失效且不易修复,易引起故障停机,并影响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带顶杆履带张紧装置损坏的保护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防止带顶杆履带张紧装置损坏的保护机构,包括底座、滚轮支架、滚轮和轴销,所述滚轮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滚轮通过轴销安装在滚轮支架上,所述履带张紧装置的顶杆设置在滚轮支架内部及在滚轮下,所述滚轮下底面与履带张紧装置的顶杆上顶面具有 0.8mm-2mm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滚轮支架为内空的长方形支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滚轮支架内部的间距大于顶杆外径。
优选的,所述滚轮下底面与履带张紧装置的顶杆上顶面具有1mm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滚轮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滚轮设置在滚轮支架的上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滚轮设置在其外径距离滚轮支架上顶面的8mm-10mm。
优选的,所述底座设置在履带张紧装置的活塞前端面与履带张紧装置的引导轮轴心的距离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机构可以用于防止带顶杆履带张紧装置的损坏,例如SB13型推耙机的行走机构使用的带顶杆型的张紧张置。
上述的保护结构用于带有顶杆的履带张紧装置中,用于防止履带张紧装置损坏,底座固定在车架平台上,例如通过焊接方式固定,通过在活塞前端面与引导轮轴心的距离中间位置设置一个滚轮组件式的保护机构,滚轮固定在张紧顶杆的上方,在平地行走时滚轮与顶杆的间隙使得滚轮不会压到顶杆从而使得保护机构不会影响顶杆及待顶杆的张紧张置的运行,而当引导轮受冲击时张紧装置往后缓冲,顶杆的上面与滚轮形成滚动摩擦,使张紧装置始终保持在轴向受力,最大限度减小上挠力,从而提高了张紧装置结构的使用寿命,增强行走机构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机构加强了带顶杆张紧装置的结构强度,有效消除履带磨损后发生的张紧装置故障,防止行走机构损坏,结构简单,可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的防止带顶杆履带张紧装置损坏的保护机构安装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保护机构的A-A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张紧弹簧总成,2-活塞,3-张紧油缸,4-顶杆,5-焊合件,6-引导轮,7-引导轮支架,8-底座,9-滚轮支架,10-轴销,11-滚轮,12注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新沙港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新沙港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92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