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洞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8707.2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7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裕祥;贾凯;曲晶明;王欣欣;亓学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杨志兵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外壳 壳体 风速调节板 风洞外壳 样品支架 轴流风机 锥形段 风洞试验 管道变径 进风通道 柱形段 进风 本实用新型 托盘 风机电机 风速调节 检测样品 面积调节 面积可调 内部固定 同轴对接 中空结构 柱形壳体 进风量 开口处 便携 小端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洞试验机,结构紧凑、可便携、风速调节范围宽。包括:壳体、轴流风机、样品支架和风速调节板;壳体为两端均开口的中空结构,包括依次同轴对接的风机外壳、管道变径壳体和风洞外壳;所述轴流风机和用于为轴流风机提供动力的风机电机安装在风机外壳内部;风速调节板安装在所述风机外壳所在端的开口处,风速调节板上设置有进风面积可调的进风通道,通过调整进风通道的进风面积调节进风量;管道变径壳体包括锥形段和设置在锥形段大端的柱形段,所述柱形段与所述风机外壳相连,锥形段小端与所述风洞外壳相连;风洞外壳为等直径柱形壳体,其内部固定有水平的样品支架,放置有待检测样品的托盘放置在样品支架上。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机,具体涉及一种风洞试验机。
背景技术
颗粒物是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之一,而扬尘则是城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扬尘是指地表松散颗粒物质在自然力或人力作用下进入到环境空气中形成一定粒径范围的空气颗粒物。根据《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的规定,城市扬尘可主要分为土壤扬尘、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堆场扬尘四类。
风是扬尘产生的动力,当外界风力达到一定程度,颗粒就会离开地表或垛堆表面形成扬尘,风速和湍流强度在起尘量中占主导作用。防风网、洒水、喷抑尘剂及织物覆盖都是治理扬尘的有效手段,但是效果不同。通过风洞试验进行持续抑尘效率测试,可以简便、快速的评价抑尘措施的效率和治理成本。
但传统的风洞试验机尺寸大,使用交流变频技术进行风速调节,风速调节范围窄,功率和成本高,且由于采用交流,使用较为不方便。此外,风洞实验中,需要用支架把被测物支撑在气流中。支架的存在会产生对被测物流场的干扰,称为支架干扰。虽然可以通过试验方法修正支架的影响,但很难修正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洞试验机,通过对其结构的设计进行风量调节和加速,风速调节范围宽,功率和成本低,且尺寸小,使用方便。
所述的风洞试验机包括:壳体、轴流风机、样品支架和风速调节板;
所述壳体为两端均开口的中空结构,包括依次同轴对接的风机外壳、管道变径壳体和风洞外壳;所述轴流风机和用于为轴流风机提供动力的风机电机安装在风机外壳内部;
所述风速调节板安装在所述风机外壳所在端的开口处,所述风速调节板上设置有进风面积可调的进风通道,通过调整进风通道的进风面积调节进风量;
所述管道变径壳体包括锥形段和设置在锥形段大端的柱形段,所述柱形段与所述风机外壳相连,锥形段小端与所述风洞外壳相连;
所述风洞外壳为等直径柱形壳体,其内部固定有水平的样品支架,放置有待检测样品的托盘放置在样品支架上。
所述的风洞试验机还包括设置在样品支架与管道变径壳体之间的导流板,用于将进入风洞外壳内部的风导流至所述待检测样品上方的空腔内;
具体为:所述样品支架朝向管道变径壳体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竖直支架,所述导流板为斜面板,其一端与风洞外壳端部的圆周面固接,另一端向上倾斜后支撑在所述竖直支架的顶部。
有益效果:
(1)该风洞试验机结构紧凑、可便携,利用风速调节动盘、管道变径及导流板进行风量调节和加速,比较使用交流变频技术进行风速调节方式的风洞,功率和产品成本方面大大降低。
(2)利用导流板封闭风洞内支架结构,消除支架干扰,同时利用风洞内斜置导流板产生大的湍流效应,能够达到土壤样品充分扬尘目的。
(3)采用220V市电,取电容易,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该风洞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8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