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5960.2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8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郗昭;孙都成;李勇;熊万玉;昝元峰;李朋洲;卓文彬;祝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00 | 分类号: | G21C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刘沙粒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水箱 非能动余热 冷凝水管道 蒸汽发生器 支路 排出系统 蒸汽管道 冷却器 次侧 实验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 双向流量计 截止阀 冷凝水出口 冷凝水入口 实验研究 数据支撑 项目实验 蒸汽出口 蒸汽入口 装置设计 进口 出口 应用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冷却器,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连接冷却器的蒸汽入口,冷却器的冷凝水出口通过冷凝水管道连接蒸汽发生器的冷凝水入口,所述蒸汽管道和冷凝水管道之间连接有补水箱支路,所述补水箱支路包括补水箱组,所述补水箱支路设置有截止阀和双向流量计,其中,所述截止阀位于补水箱组进口与蒸汽管道之间,所述双向流量计位于补水箱组出口与冷凝水管道之间。本实用新型应用于“ACP1000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研究”的装置设计,为该项目实验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为ACP1000的设计、运行提供了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工水力实验模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ACP1000意为“先进中国压水堆1000兆瓦”,是为了满足第三代核技术的要求,在具有长期运行经验的二代加基础上增设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与其他反应堆,例如AP600/AP1000、APR1400和SMART等不同,ACP1000反应堆的基础二代加具有较长的运行经验,其大部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前期的研发阶段及后期实际运行中已得以证实。但是,ACP1000三代反应堆审评要求对新增的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运行特性和可靠性进行实验验证。所以,需要设计一款实验模拟装置以模拟、研究ACP1000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热工水力特性。
发明人申请的专利《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工水力特性实验模拟装置》(公开号:CN103810930A)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工水力特性的实验模拟装置,该装置模拟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可以调节内部循环阻力和测量流量,进而对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运行特性和可靠性进行实验验证。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明人在实施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时,需要增强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工水力特性实验模拟装置对补水箱支路阻力特性、是否投入和是否参与冷凝等影响因素等科研内容。另外,蒸汽管道中的蒸汽在冲入补水箱后容易造成补水箱支路流量波动,对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补水箱支路设计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及其补水箱支路,以确保实验模拟装置的稳定性,并拓宽实验模拟装置的模拟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以优化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的补水箱支路,进一步拓宽了实验范围,为补水箱支路单项研究和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试验研究提供研发平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模拟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冷却器,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连接冷却器的蒸汽入口,冷却器的冷凝水出口通过冷凝水管道连接蒸汽发生器的冷凝水入口,所述蒸汽管道和冷凝水管道之间连接有补水箱支路,所述补水箱支路包括补水箱组,所述补水箱支路设置有截止阀和双向流量计,其中,所述截止阀位于补水箱组进口与蒸汽管道之间,所述双向流量计位于补水箱组出口与冷凝水管道之间。
现有技术中,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部分工作状态无法模拟。例如,无法模拟补水箱支路与蒸汽管道上游的通断功能。虽然可以通过关闭设置在补水箱支路下游的手动截止阀以断开补水箱支路,但由于手动截止阀设置在补水箱支路下游,因此依然会有部分蒸汽进入补水箱组中,导致蒸汽管道上的流量计所测得的数据不准确,发明人无法通过所测得的数据判断补水箱支路断开时蒸汽管道内的真实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5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反应堆同位素靶件辐照后活度的测量装置
- 下一篇:可移动式放射防护铅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