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芯线集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5120.6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9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兆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昌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线盘 纵向支架 集线模 横杆 芯线 传输电缆 集线装置 线支撑 套筒 线胶 支架 本实用新型 传输信号 套筒套装 杆插装 过线孔 可移动 扭力机 分层 圈数 绕线 绕制 条芯 线绕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线集线装置,包括支架及设在支架上的横杆;特点是还包括分线盘结构、两个以上的纵向支架、两个以上的集线模及两个以上的集线胶套;所述分线盘结构包括分线盘及套筒,所述套筒套装在横杆并可移动后定位,所述分线盘设在套筒上,在分线盘上设有若干个过线孔;纵向支架安装在横杆上,纵向支架位于分线盘结构的右侧;述集线模的下方均设有集线支撑杆,集线支撑杆插装在对应的纵向支架中,每个所述集线胶套分别安装在对应的集线模内。其优点是:对传输电缆的所有芯线进行分层后,再通过绕线扭力机进行互相绕制,电缆的每条芯线绕制的圈数确定,精度得到保障,传输电缆传输信号误差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芯线集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输电缆的所有芯线直接通过绕线扭力机绕在一起,这样每条芯线绕的位置是不确定的,绕制的圈数不确定,精度得不到保障,传输电缆传输信号误差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芯线集线装置,对传输电缆的所有芯线进行分层后,再通过绕线扭力机进行互相绕制,电缆的每条芯线绕制的圈数确定,精度得到保障,传输电缆传输信号误差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芯线集线装置,包括支架及设在支架上的横杆,所述支架的上下高度可调整;还包括:
分线盘结构;所述分线盘包括套筒及分线盘,所述套筒套装在横杆上并可移动后定位,所述分线盘设在套筒上,在分线盘上设有若干个过线孔;
两个以上的纵向支架及两个以上的集线模;每个所述纵向支架安装在横杆上并可移动后定位,每个纵向支架均位于分线盘结构的右侧;每个所述集线模均包括集线支撑杆及集线孔,所述集线支撑杆均插装在对应的纵向支架中并可上下移动后定位,所述集线孔设在支撑杆上,每个集线孔的轴心均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集线模与纵向支架一一对应;
两个以上的集线胶套;每个所述集线胶套分别安装在对应的集线孔内,集线胶套与集线孔一一对应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支架的底部还设有底座结构;所述底座结构包括底板及四块加强筋,所述底板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加强筋的一侧与述底板连接,另一侧与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对传输电缆的每条芯线进行分层后,再通过绕线扭力机进行缠绕,电缆的每条芯线缠绕精度得到保障,传输电缆传输信号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如图1至图3所示,其是一种芯线集线装置,包括支架1及设在支架1上的横杆2,所述支架1的上下高度可调整;还包括分线盘结构3、两个的纵向支架4、两个的集线模5及两个的集线胶套6;所述纵向支架4、集线模5及集线胶套6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分别是两个、三个、四个或若干个;
所述分线盘3包括套筒31及分线盘32,所述套筒31套装在横杆2上并可移动后定位,所述分线盘32设在套筒31上,在分线盘32上设有若干个过线孔321;所述过线孔321呈圆周型均匀的分布在过线盘3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昌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昌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5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导线装配在十字型填充骨架上的装置
- 下一篇:立式电缆芯线的二次退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