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课堂智能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4020.1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3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融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5/08 | 分类号: | G09B5/08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性连接 处理器 控制面板 课堂 壳体 服务器 智能监控装置 蓄电池 接收器 互动教学 分支端 实时智能监控 无线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 麦克风关闭 发射器 电源电性 课堂教学 内部设置 控制端 风电 麦克 喇叭 发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课堂智能监控装置,包括壳体和服务器,壳体与服务器为无线信号连接,且服务器与电源电性连接,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的一侧电性连接有接收器,处理器的两侧电性连接有喇叭,处理器的一侧电性连接有控制面板。设置有控制面板与麦克风电性连接,使得可通过控制面板控制麦克风关闭和开启,并能够方便课堂教学时对分支端进行指定发言,并避免了现有的课堂不方便进行互动教学,从而使得该种课堂可进行互动教学,设置有总接收器和总发射器,从而达到了能够通过总控制端对分支端进行实时智能监控的效果,适用于课堂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课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课堂”,是一类面向教育和培训行业的互联网服务,使用机构无需购买任何硬件和软件,仅仅通过租用网络互动直播技术服务的方式,就可以实现面向全国的高质量的网络同步和异步教学及培训,是一种真正完全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方位互动性学习模式。
监控装置是为了维护课堂秩序的一种装置。
现有的技术中有很多研究监控装置的期刊和文献,其中,一篇专利号为CN201711331656.1的发明专利申请,该种发明提供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课堂监听系统,通过设置有信息接收模块,使得外界可以通过本系统获得VR一体机内部的画面,但是该种系统无法对分支端进行实时监控,且该种系统无法方便课堂的互动教学,使得现有的课堂为单方面教学,并使得现有的监控装置无法智能监控,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课堂智能监控装置以此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于解决现有的监控装置无法实时智能监控,无法互动教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课堂智能监控装置,通过设置总接收器和总发射器部件,能够通过总控制端对分支端进行实时智能监控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监控装置无法实时智能监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课堂智能监控装置,包括壳体和服务器,壳体与服务器为无线信号连接,且服务器与电源电性连接,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的一侧电性连接有接收器,处理器的两侧电性连接有喇叭,处理器的一侧电性连接有控制面板,处理器的一侧电性连接有信号发射器,壳体正面的一侧设置有麦克风,且麦克风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摄像头,且摄像头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壳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服务器的内部设置有总接收器,总接收器的一侧电性连接有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的一侧电性连接有总发射器。
优选的,所述壳体外侧的摄像头和麦克风设置于分支端,且壳体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总接收器的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总控制端信号发射器和若干个信号发射器的信号输出端无线信号连接,且总发射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总控制端接收器和若干个接收器的信号接收端无线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摄像头、麦克风和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面板、信号发射器、喇叭和显示屏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且控制面板的信号输出端与麦克风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课堂智能监控装置,该装置中通过设置有控制面板与麦克风电性连接,使得可通过控制面板控制麦克风关闭和开启,并能够方便课堂教学时对分支端进行指定发言,并避免了现有的课堂不方便进行互动教学,从而使得该种课堂可进行互动教学。
设置有总接收器和总发射器,使得可通过总接收器将摄像头监控信息进行接收,并通过总发射器将监控信息进行传输,从而达到了能够通过总控制端对分支端进行实时智能监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融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融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4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