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放置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3860.6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2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聂利红;刘贤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3/04 | 分类号: | B25H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束 竖直放置 放置层 支撑架 筒口 并排固定 放置架 存放装置 朝上 底端 竖直 正对 | ||
一种线束放置架,涉及线束存放装置领域,其包括支撑架;多个放置层,所述多个放置层沿竖直方向依次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不同高度处;多个水平放置筒,所述多个水平放置筒并排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置层上,每个所述水平放置筒用于放置同一种线束;多个竖直放置筒,所述多个竖直放置筒并排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底端,所述多个竖直放置筒的筒口均朝上,且各所述竖直放置筒的筒口正对着对应的所述水平放置筒的筒口,用于放置与对应的所述水平放置筒相同的线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存放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束放置架。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是汽车中连接汽车的电气电子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
当前在线束生产过程中,根据线束生产下线工艺要求,存在下线压接完毕的半成品导线长度介于100MM-800MM之间。传统的放置方法是将该类导线下线完毕按25根/捆-50根/捆捆扎后放置在周转箱内。通常情况下,每批次线束的生产套数为100套-1000套,每周转箱放置4种-8种型号的线束短导线半成品。同生产批次线束导线半成品的周转箱排列或堆叠放置。线束导线半成品这种无序的放置方式造成后续生产过程中,找某种型号导线半成品比较困难,浪费大量工时,影响生产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放置架,其能够方便线束的摆放和拿取,实现线束的分区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线束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多个放置层,所述多个放置层沿竖直方向依次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不同高度处;多个水平放置筒,所述多个水平放置筒并排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置层上,每个所述水平放置筒用于放置同一种线束;多个竖直放置筒,所述多个竖直放置筒并排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底端,所述多个竖直放置筒的筒口均朝上,且各所述竖直放置筒的筒口正对着对应的所述水平放置筒的筒口,用于放置与对应的所述水平放置筒相同的线束。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架底座和自支撑架底座往上延伸的、呈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层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的第一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的第二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撑杆之间的第四连接杆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之间的第三连接杆。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呈等高设置。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水平放置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上。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放置筒的一端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杆。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钉的螺帽和所述第二螺钉的螺帽均被胶状物包覆。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底座的底端具有多个支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放置筒和所述竖直放置筒的形状均为圆柱形。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放置筒和所述竖直放置筒均为硬质PVC塑料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3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