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工装以及用于装配电池模组的装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2311.7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8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国祥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电池组 电池模组 组装工装 承托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开口 拉紧组件 容纳腔室 装配设备 基准面 容纳腔 内壁 装配 室内 承托组件 壳体组装 容纳壳体 锁定位置 收纳 拉紧 入壳 贴合 压入 组装 自动化 锁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工装以及用于装配电池模组的装配设备。组装工装用于组装电池模组所包括的单体电池组和壳体,其包括:基座;锁定框架,设置于基座、并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拉紧组件,本体包括具有开口且用于容纳壳体的容纳腔室,拉紧组件能够与被收纳于容纳腔室内的壳体相连接、并朝本体的内壁拉紧壳体,以使壳体与内壁相贴合而处于锁定位置;承托组件,包括用于承托单体电池组的承托基准面,承托基准面与开口在容纳腔室的深度方向上相对应设置,以使放置于承托基准面上的单体电池组处于从开口待压入容纳腔室内的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工装能够实现电池模组所包括的单体电池组和壳体组装过程的自动化,提升入壳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装工装以及用于装配电池模组的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二次电池高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次电池轻量化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二次电池同体积的情况下提高能量密度是目前的发展趋势。电池模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多个二次电池。多个二次电池构成单体电池组。多个电池模组封装于箱体内形成电池包。
电池模组生产制造过程中,单体电池组入壳工序是所有生产工序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当前依靠人工将单体电池组通过辅助工具装入壳体。这样,在将单体电池组装入壳体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人员全程参与操作,大大限制电池模组的生产效率。同时,人工装配单体电池组和壳体,也易于导致单体电池组所包括的二次电池被壳体刮擦损坏,影响二次电池的整体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组装工装以及用于装配电池模组的装配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工装能够实现电池模组所包括的单体电池组和壳体组装过程的自动化,有效提升单体电池组入壳质量和效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组装工装,用于组装电池模组所包括的单体电池组和壳体,组装工装包括:基座;锁定框架,锁定框架设置于基座、并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拉紧组件,本体包括具有开口且用于容纳壳体的容纳腔室,拉紧组件能够与被收纳于容纳腔室内的壳体相连接、并朝本体的内壁拉紧壳体,以使壳体与内壁相贴合而处于锁定位置;承托组件,承托组件包括用于承托单体电池组的承托基准面,承托基准面与开口在容纳腔室的深度方向上相对应设置,以使放置于承托基准面上的单体电池组处于从开口待压入容纳腔室内的安装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拉紧组件包括用于与壳体吸附连接的吸附部件以及连接部件,吸附部件通过连接部件与本体连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体具有与内壁相对设置的外壁以及贯穿内壁和外壁的贯通孔,贯通孔与容纳腔室相连通,吸附部件的一部分设置于贯通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吸附部件包括设置于贯通孔内的吸盘和/或磁吸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体包括第一基准板以及与第一基准板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基准板,第一基准板和/或第二基准板设置拉紧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基准板具有定位凹部,定位凹部包括朝向容纳腔室且作为基准的底面以及与底面相连接并靠近开口的定位侧面,第一基准板还具有与定位侧面相连接的引导斜面,引导斜面、定位侧面以及底面依次从开口沿容纳腔室的深度方向分布,处于锁定位置的壳体能够与底面相贴合;和/或,第二基准板具有朝向容纳腔室且作为基准的内表面,承托基准面和内表面沿容纳腔室的深度方向相对应设置,承托基准面相对于内表面更靠近第一基准板,处于锁定位置的壳体能够与内表面相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基准板具有与容纳腔室相连通的第一观测孔;和/或,第二基准板具有与容纳腔室相连通的第二观测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23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