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肝内窦道植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2004.9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4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贞;张佳林;李峰;焦奥;杨召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冯建基 |
地址: | 110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液袋 植入器 窦道 多孔袋 滑动体 壳体 壳体开口 柱塞通道 固定套 容纳腔 容纳 柱状 体内 生物医学技术 吸水树脂颗粒 本实用新型 缓慢释放 壳体内部 头部螺纹 毛细管 约束柱 滑动 尖刺 胰岛 肝脏 取出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肝内窦道植入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头部,壳体下方具有壳体开口,头部螺纹连接到壳体开口上,壳体内部设置有滑动体和固定套,滑动体一端具有柱状塞,固定套内部具有约束柱状塞滑动的柱塞通道,头部内部具有头部容纳腔,柱塞通道和头部容纳腔之间容纳有药液袋,柱状塞上靠近药液袋的一端具有尖刺端,壳体内还设置有多孔袋体,多孔袋体内容纳有吸水树脂颗粒,多孔袋体位于滑动体上远离药液袋的一端,壳体和头部上靠近药液袋的位置开设有毛细管。该植入器能够携带药液进入窦道内,并缓慢释放药液,并且在植入器取出后,可以在肝脏内形成足以容纳胰岛的窦道,有益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肝内窦道植入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截止至2017年,全球约有4.25亿人患有糖尿病,且患者人数仍在增加,到2045年预计将达到6.29亿人。根据最新报道,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10.9%,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城镇化和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糖尿病的发病形势及其所造成的社会潜在危害将日益严峻,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然而,目前采用的药物或胰岛素替代治疗均存在无法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等问题,同时也不能完全模拟生理模式下胰岛素的分泌。
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及免疫抑制方案的完善,胰岛移植已成为治疗1型糖尿病及胰岛素依赖的2型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目前,90%的临床胰岛移植是将分离提取的胰岛细胞团经门静脉途径注入受体肝脏内,但经门静脉途径胰岛移植存在以下缺陷可能引发门静脉出血、肝脏栓塞、门脉高压、以及立即经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IBMIR)等并发症的发生,导致50%~70%的移植物在移植早期失去功效;且经门静脉途径胰岛移植,移植物散在分布于肝内,不便于移植物的活检追踪及切除,限制了干细胞移植的应用。因此寻找最佳的胰岛移植位点是近年来的研究难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肝内窦道植入器,能够携带药液进入窦道内,并缓慢释放药液,并且在植入器取出后,可以在肝脏内形成足以容纳胰岛的窦道。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肝内窦道植入器,包括壳体和头部,所述壳体下方具有壳体开口,所述头部螺纹连接到壳体开口上,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滑动体和固定套,所述滑动体一端具有柱状塞,所述固定套内部具有约束柱状塞滑动的柱塞通道,所述头部内部具有头部容纳腔,所述柱塞通道和头部容纳腔之间容纳有药液袋,所述柱状塞上靠近药液袋的一端具有尖刺端,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多孔袋体,所述多孔袋体内容纳有吸水树脂颗粒,所述多孔袋体位于滑动体上远离药液袋的一端,所述壳体和头部上靠近药液袋的位置开设有毛细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内壁设施有凸台,所述固定套外侧设置有与凸台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固定套通过定位槽卡合固定到壳体内的凸台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套外侧还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滑动体内开设有贯穿的内部管路,所述内部管路从药液袋所在侧延伸至多孔袋体所在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动体上开设有多孔袋体容纳腔,所述多孔袋体设置于多孔袋体容纳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多孔袋体内按照距离内部管路的远近间隔设置有多个多孔隔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柱状塞上套合有衬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上远离壳体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夹持端。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如下优点:
(1)本方案的植入器所采用的材料是无毒无害、化学性质稳定、有一定的强度及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可在7天~35天内在肝实质内形成窦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20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