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套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81718.8 | 申请日: | 2018-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8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方明;胡维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海县博宇翔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L31/2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何碧珩 |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料道 模芯 流道板 下模板 模槽 密封套 上模板 本实用新型 成型模具 矩阵结构 进料板 凹口 模腔 相通 维护和保养 相邻两列 半圆状 插入模 圆柱状 合模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套成型模具,包括进料板、上模板和下模板,进料板设有第一料道,下模板设有12个呈圆形的模槽,12个模槽以三列四排的矩阵结构分布,上模板底部设有12个呈圆柱状的模芯,12个模芯以3×4的矩阵结构排列,模芯与模槽相适应,当上模板与下模板合模,模芯插入模槽构成模腔,相邻两列模槽之间设有流道板,流道板与下模板连接,流道板上设有若干第二料道,流道板侧部设有半圆状的凹口,凹口卡在模芯上,第二料道与模腔相通,第一料道与第二料道相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维护和保养,能够成型出多个密封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套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套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加工是将合成树脂或塑料转化为塑料制品的各种工艺的总称,是塑料工业中一个较大的生产部门。塑料加工一般包括塑料的配料、成型、机械加工、接合、修饰和装配等。后四个工序是在塑料已成型为制品或半制品后进行的,又称为塑料二次加工。
塑料加工是随着合成树脂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和塑料机械的发展互相促进。不少塑料加工技术,系借鉴于橡胶、金属和陶瓷加工。塑料加工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赛璐珞诞生之后,因其易燃,只能用模压法制成块状物,再经机械加工成片材,片材可用热成型法加工。这是最早的塑料加工。浇铸成型是随着酚醛树脂问世而研究成功的;注射成型始于20世纪20年代,用于加工醋酸纤维素和聚苯乙烯;30年代中期,软聚氯乙烯挤出成型研制成功,塑料专用的单螺杆挤出机相应问世;1938年双螺杆挤出机也投入生产。40年代初,制出了聚氨酯泡沫塑料,吹塑技术用于生产聚乙烯中空制品。1952年往复螺杆式注射机问世,使注射成型技术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60~7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塑料加工技术有:各种增强塑料新成型方法,如缠绕、拉挤、片材模塑成型、反应注射成型、结构泡沫成型、异型材挤出成型、片材固相成型以及共挤出、共注塑等。进入80年代,塑料加工向着高效、高速、高精度、节能、大型化或超小、超薄等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进入这一领域,把整个塑料加工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塑料加工的关键环节。将各种形态的塑料(粉、粒料、溶液或分散体)制成所需形状的制品或坯件。成型的方法多达三十几种。它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塑料的类型(热塑性还是热固性)、起始形态以及制品的外形和尺寸。加工热塑性塑料常用的方法有挤出、注射成型、压延、吹塑和热成型等,加工热固性塑料一般采用模压、传递模塑,也用注射成型。层压、模压和热成型是使塑料在平面上成型。上述塑料加工的方法,均可用于橡胶加工。此外,还有以液态单体或聚合物为原料的浇铸等。在这些方法中,以挤出和注射成型用得最多,也是最基本的成型方法。
如图1所示为一款塑料密封套结构,现有密封套通过模具来成型,现有的模具中,模具内模板的结构较为复杂,开发成本较高,维护和保养不便,现重新设计开发了一款密封套成型模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密封套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密封套成型模具,包括进料板、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的进料板设有第一料道,所述的下模板设有12个呈圆形的模槽,所述的12个模槽以三列四排的矩阵结构分布,所述的上模板底部设有12个呈圆柱状的模芯,所述的12个模芯以3×4的矩阵结构排列,所述的模芯与模槽相适应,当所述的上模板与下模板合模,所述的模芯插入模槽构成模腔,相邻两列模槽之间设有流道板,所述的流道板与下模板连接,所述的流道板上设有若干第二料道,所述的流道板侧部设有半圆状的凹口,所述的凹口卡在模芯上,所述的第二料道与模腔相通,所述的第一料道与第二料道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维护和保养,能够成型出多个密封套。简单来说,熔料从进料板中的第一料道流入流道板的各个第二料道中,熔料再从第二料道流入各个模腔内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密封套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海县博宇翔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海县博宇翔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17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滤清管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出气管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