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连铸旋转移坯车防撞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0480.7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8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森林;李智霖;王占祥;黄宏虎;申睿;申天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8 | 分类号: | B22D11/1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锦红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固定板 连铸 坯车 焊接 本实用新型 防撞击装置 连接板 底座 螺母 钢丝绳 螺栓 便于安装 螺栓固定 螺栓连接 使用寿命 减震性 耐高温 拆卸 耐磨 移动 应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连铸旋转移坯车防撞击装置,应用于连铸旋转移坯车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固定板和连接板,固定板一端焊接在底座上,连接板的一端焊接在固定板上,另一端焊接在钢板Ⅰ上,钢板Ⅰ和钢板Ⅱ之间设有钢丝绳,钢板Ⅰ和钢板Ⅱ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固定在钢板Ⅱ上并可相对钢板Ⅰ移动,螺栓与螺母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耐磨耐高温,减震性强,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连铸旋转移坯车防撞击装置,应用于连铸旋转移坯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钢铁企业生产中,连铸机出来的热坯采用连铸旋转移坯车进行运送,连铸旋转移坯车设置在连铸机出坯冷床尾部,旋转移坯车一般包括2根纵梁和1根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与2根纵梁的前端固定,横梁的前端面用螺栓固定安装有轴座的旋转移坯车转轴,在纵梁上横向固定安装有旋转移坯车辊道,每个旋转移坯车辊道的一端依次通过轴承座、减速机固定有辊道电机,在2根纵梁的底面分别用螺栓固定一个导轮,当旋转移坯车以旋转移坯车转轴为轴旋转90度后,使得旋转移坯车辊道与热送辊道相配合,启动辊道电机可以将钢坯从旋转移坯车辊道上移送到热送辊道上,之后旋转移坯车以旋转移坯车转轴为轴向后旋转90度返回连铸机出坯冷床尾部,返回的过程中,旋转移坯车上没有钢坯致使旋转移坯车移动的速度很快,由于在出坯冷床尾部没有对旋转移坯车进行阻挡的装置,旋转移坯车往往直接撞击到出坯冷床尾部,冷床与旋转移坯车撞击产生的撞击力会损坏旋转移坯车上的减速机、电机等设备,降低旋转移坯车的使用寿命。
现有部分钢铁企业,在出坯冷床尾部设置钢板上固定有皮垫的防撞击装置,用于避免旋转移坯车与出坯冷床的直接撞击,旋转移坯车从热送辊道端返回后直接撞击在防撞击装置上,防撞击装置上的皮垫,可以部分缓解旋转移坯车的撞击力度,但旋转移坯车上输送的为热钢坯,温度很高,皮垫经过高温热钢坯的烘烤,不仅老化快,使用周期短还会使得高速运动的旋转移坯车直接撞击到钢板上,产生的撞击力也会损坏到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连铸旋转移坯车防撞击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耐磨耐高温,减震性强,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连铸旋转移坯车防撞击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板和连接板,固定板一端焊接在底座上,连接板的一端焊接在固定板上,另一端焊接在钢板Ⅰ上,钢板Ⅰ和钢板Ⅱ之间设有钢丝绳,钢板Ⅰ和钢板Ⅱ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固定在钢板Ⅱ上并可相对钢板Ⅰ移动,螺栓与螺母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为两个,相对于固定板的轴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栓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和固定板之间设有加强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强肋为两个,相对于固定板的轴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设置在钢板Ⅰ和钢板Ⅱ之间的钢丝绳为1层-3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丝绳由钢丝、绳芯和润滑脂构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连铸旋转移坯车防撞击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耐磨耐高温,减震性强,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旋转移坯车从热送辊道端返回后撞击到钢板Ⅱ,钢板Ⅱ带动螺栓运动,减缓了旋转移坯车的部分撞击力,钢板Ⅱ的受力进一步传递到钢丝绳上,由于钢丝绳是多股钢丝捻制在一起,当钢板Ⅱ对其产生挤压时,钢丝与钢丝之间互相挤压滑动,可以对于旋转移坯车的撞击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抵消掉一部分撞击力,钢丝绳受到的撞击力一部分传递到钢板Ⅰ,进一步降低了旋转移坯车受到的撞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0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