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载抗拔试验快速装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9929.8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9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郎徐练;刘松;胡浩;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正路建设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刘贤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具 钢绞线 焊接 单环 双环 快速装配装置 本实用新型 抗拔试验 反力 大梁 地基检测 反力系统 受力状态 承压板 垂直的 传力 试桩 主筋 工作量 耗时 钢筋 检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静载抗拔试验快速装配装置,其主要由双环孔圆盘、钢绞线、单环孔圆盘、锚具和反力大梁构成,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钢绞线代替原来的传力筋,单环孔圆盘代替原来的承压板放置在反力大梁上方,用锚具代替焊接;钢绞线的一端经锚具与单环孔圆盘固定,钢绞线的另一端与经锚具与双环孔圆盘上固定;双环孔圆盘又经锚具与试桩上主筋固定,这样形成一套反力系统。即保证了每根钢筋的受力状态是均匀且垂直的,又避免了焊接质量不稳定、焊接工作量大、焊接耗时较长、造成检测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载抗拔试验快速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静载测试技术是随着桩基础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发展起来的。目前,静载试验是检测单桩承载力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静载抗拔试验的目的是采用接近于竖向抗拔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试桩的基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
目前,对于静载抗拔试验的加载反力装置没有一个固定的安装方式,大多是采用焊接技术将基桩的拉伸钢筋与反力装置连接。小吨位的管桩一般采用单个空心千斤顶,在管桩空心部分重新布置拉伸钢筋浇筑混凝土;大吨位灌注桩采用两台或者多台千斤顶并联,首先将基桩主筋向上延伸或者向外延伸,已达到反力主梁受力点位置。在试验中,千斤顶会给受力钢筋提供很强的拉拔力,所以传力机构和受力钢筋之间的连接强度应当能够满足试验的要求。
现在大部分检测机构采用安装方式都必须将基桩主筋通过焊接技术往横向或者纵向延伸,以达到反力主梁的受力点位置,有些是直接掰折钢筋将其焊接,这样就会造成主筋不能完全竖直受力,且部分反力主梁下面的主筋不能焊接,起不到受拉作用,这样整个拉力完全就由主梁两侧的钢筋承担;有些将主筋横向延伸出来,也需要将主筋延伸、焊接,且都要求传力钢筋竖直均匀受力,然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焊接工人的专业技术有所差异,造成焊接质量有好有坏;另外就是每根基桩主筋最终还是焊接在受拉钢筋上面,对受拉钢筋的竖直和均匀分布又有要求,所以实施起来比较繁琐,耗时较长,造成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载抗拔试验快速装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静载抗拔试验快速装配装置,包括锚具4和反力大梁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环孔圆盘3、双环孔圆盘1和钢绞线2;所述单环孔圆盘3上对称加工有一圈钢绞线安装孔,所述双环孔圆盘上均匀加工有一圈主筋安装孔1-1和对称加工有一圈钢绞线安装孔1-2;所述双环孔圆盘经所述主筋安装孔和所述锚具配合安装在露出试桩顶部的数根主筋6上;所述反力大梁5位于主筋上方,所述单环孔圆盘放置在反力大梁上,所述钢绞线穿过单环孔圆盘上的钢绞线安装孔和双环孔圆盘的钢绞线安装孔,并经锚具锚住钢绞线将单环孔圆盘和双环孔圆盘连接;
所述锚具包括锚具套筒4-2、第一连接4-1臂和第二连接臂4-3,所述锚具套筒设置在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之间,锚具套筒内设有第一钢筋夹片7和第二钢筋夹片8,所述第一钢筋夹片和第二钢筋夹片之间设置有连接片9。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锚具套筒4-2为圆柱形,锚具套筒内的通孔为圆锥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环孔圆盘上的主筋安装孔1-1孔径比主筋的直径大1-5m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环孔圆盘上的钢绞线安装孔在主筋安装孔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环孔圆盘和单环孔圆盘上的钢绞线安装孔均对称排布成在两个圆弧上,两个圆弧上相对称的钢绞线安装孔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所述反力大梁的边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正路建设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正路建设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9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