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三原色充电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9862.8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7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蒋龙军;单守堂;董诗法;陶修军;蔡晨旭;黄海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显亮(昆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F21V17/00;F21V19/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李小叶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电动汽车 电路基板 灯壳 本实用新型 可编程芯片 插头 充电灯 三原色 透气孔 红光 蓝光 绿光 充电 编程控制 充电过程 充电完成 充电状态 自我检测 多颗LED 充电口 透气膜 灯珠 对插 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三原色充电灯,包括灯壳、电路基板和底座,电路基板安装于底座内,灯壳安装在底座的顶部,电路基板上设有三个PIN针,底座的底部具有用于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对插的对插头,三个PIN针插入于底座的对插头,底座的底部还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上设有透气膜,灯壳上设有四个亮度条,每个亮度条内安装有多颗LED灯珠,每颗LED灯珠内置有三个可编程芯片,亮度条在可编程芯片的控制下可以显示蓝光、红光和绿光,蓝光表示正常充电中,红光表示充电异常,绿光表示充电完成。本实用新型采用RGB LED模式,可以很好的显示电动汽车的各种充电状态,颜色和亮度可以通过编程控制,可对充电过程进行自我检测,很好的满足了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三原色充电灯。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指示灯多以单色为主,不能很好的了解电动汽车充电的状态。而且,现有的充电指示灯无法实现颜色和亮度上的控制,无法进行充电过程的自我检测,使用效果不佳,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三原色充电灯,采用RGB LED模式,可以很好的显示电动汽车的各种充电状态,颜色和亮度可以通过编程控制,可对充电过程进行自我检测,很好的满足了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三原色充电灯,包括灯壳、电路基板和底座,所述电路基板安装于底座内,所述灯壳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电路基板上设有三个PIN针,所述底座的底部具有用于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对插的对插头,三个PIN针插入于底座的对插头,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上设有透气膜,所述灯壳上设有四个亮度条,每个亮度条内安装有多颗LED灯珠,每颗LED灯珠内置有三个可编程芯片,亮度条在可编程芯片的控制下可以显示蓝光、红光和绿光,蓝光表示正常充电中,红光表示充电异常,绿光表示充电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基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柱,电路基板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的配合定位安装于底座的内部,电路基板安装定位准确,不会装配错误。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基板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安装于底座内。
进一步的,所述灯壳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于底座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灯壳采用黑色不透明PC材料与厚壁半透明PMMA材料双色注塑制成。
进一步的,该充电灯整体呈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RGB LED模式,在可编程芯片和电路基板的配合下,实现与车身信号的沟通,通过亮度条实时显示电动汽车的充电状态,实现多色变换,蓝光表示正常充电中,红光表示充电异常,绿光表示充电完成,使用户可以很好的了解到电动汽车的充电状态,及时检测充电过程的异常,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可编程芯片控制亮度条的颜色和亮度,四个亮度条之间没有明显的颜色差异和亮度差,亮度条的点亮效果均匀,整个充电灯的使用效果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显亮(昆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显亮(昆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98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