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热复合型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8363.7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5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鲁华粤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7/04;F16L5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体 油管 防火隔热 接口套 棉层 本实用新型 嵌入设置 静电 小颗粒 条纹 隔热 环套 防火效果 隔热效果 胶水 防静电 刻度线 两层 圈槽 装接 尺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复合型油管,包括管体、环套条纹、静电小颗粒和接口套,防火隔热棉层管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套条纹,且管体的外表面嵌入设置有静电小颗粒,防火隔热棉层管体的外表面中端固定设有刻度线,且管体的右端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有接口套,防火隔热棉层接口套的右侧嵌入设置有圈槽。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复合型油管隔热效果不强,都为单薄的一层到两层,不具有防火效果,且不具有防静电,并且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不能有效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长度,且使用复合型油管不方便装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热复合型油管。
背景技术
特殊扣隔热油管主要由主体管柱、隔热层、密封圈和衬管等组成。采用夹壁式封闭型焊接结构,焊接时对内管进行了预应力处理,内、外管夹层间填加了多重隔热结构,并在隔热层间放置有吸氢剂,同时进行了特种工艺处理,能有效的降低热量传导、对流和辐射时的能量损失,既能防止隔热管“氢爆”事故的发生,又延长隔热管的隔热寿命。
现有的复合型油管隔热效果不强,都为单薄的一层到两层,不具有防火效果,且不具有防静电,并且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不能有效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长度,且使用复合型油管不方便装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复合型油管隔热效果不强,都为单薄的一层到两层,不具有防火效果,且不具有防静电,并且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不能有效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长度,且使用复合型油管不方便装接缺陷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复合型油管,包括管体、环套条纹、静电小颗粒和接口套,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套条纹,且管体的外表面嵌入设置有静电小颗粒,所述管体的外表面中端固定设有刻度线,且管体的右端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有接口套,所述接口套的右侧嵌入设置有圈槽,且圈槽的中端内部固定连接有铜管,所述管体的内表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有橡塑外壳,且橡塑外壳的内表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有二层面,所述二层面的内表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有防火棉层,且防火棉层的内表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有主内管。
优选的,所述静电小颗粒呈“蜂窝”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环套条纹呈“环”状排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防火棉层的厚度为1mm。
优选的,所述铜管的外表面设有螺丝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二层面的内表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有防火棉层,使得在高温环境下具有隔热复合型油管隔热效果强,且具有防火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且管体的外表面嵌入设置有静电小颗粒,且静电小颗粒呈“蜂窝”状分布,且具有防静电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的外表面中端固定设有刻度线,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能有效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长度,且使用复合型油管方便装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体的正面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口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管体1、橡塑外壳101、二层面102、防火棉层103、主内管104、环套条纹2、刻度线3、静电小颗粒4、接口套5、圈槽 501,铜管50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鲁华粤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鲁华粤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8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强型管道
- 下一篇:耐火保温复合型管道包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