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L形连接节点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8005.6 | 申请日: | 201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9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球;刘斌;宋星见;桂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64;E04B1/7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墙板 纵向墙板 叠合剪力墙 墙角板 保温 保温层 拼接缝 后浇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 对拉螺杆 防水材料 临时模板 施工难度 外装饰板 依次设置 支撑模板 内模板 转角处 对拉 后置 拼合 墙板 施工 受力 竖缝 去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L形连接节点构造,包括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通过墙角板相拼合,构成L形墙板,所述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为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结构,所述墙角板的两端与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的拼接缝采用竖缝构造,在拼接缝处从外至内依次设有防水材料、后置保温层,所述墙角板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PCF板、保温层以及设于PCF板内侧的后浇混凝土层。在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连接的转角处做成PCF板,在施工时免除外面支撑模板,通过对拉螺杆将PCF板与内模板(施工完成后去除)对拉成整体,共同受力,PCF板起到外装饰板和临时模板的作用,简化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L形连接节点构造。
背景技术
叠合剪力墙包括预制和现浇两部分,其通过保温连接件或者钢筋桁架连接两侧不小于50mm厚的内、外叶板,墙板现场安装就位后,在内、外叶板中间浇筑混凝土,使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共同受力,进而构成叠合剪力墙。叠合剪力墙与叠合剪力墙、叠合剪力墙与叠合楼板之间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成整体,即形成“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其结合了预制结构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好的优点。
预制构件在拼装过程中,不免出现缝隙,可能导致水的渗入。防水方式成了装配式建筑的一大难点问题,目前采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结构防水、构造防水、建筑防水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在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边缘构件处,不免出现现浇部分,L形节点构造中两块预制构件通过现浇混凝土和连接筋连接成整体。外叶板一方面作为装饰板,同时在施工时起着模板的作用,外叶板通过对拉螺杆与里面的内模板(可以为钢模板、木模板、铝模板等)连接成一起,在现浇混凝土时起着临时模板的作用。但外墙外伸长度过长,容易造成脱模、起吊、运输时外叶板自身的破坏,且这种破坏难以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能简化施工难度的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L形连接节点构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L形连接节点构造,包括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通过墙角板相拼合,构成L形墙板,所述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为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结构,所述墙角板的两端与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构成拼接缝,在拼接缝处从外至内依次设有防水材料、后置保温层。所述墙角板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PCF板、保温层以及设于PCF板内侧的后浇混凝土层。
按上述技术方案,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均包括预制叠合剪力墙外叶板、保温层、中间现浇层、预制叠合剪力墙内叶板,在PCF板与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的预制叠合剪力墙外叶板处构成竖缝构造。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后置保温层设置在墙角板保温层与纵向墙板或横向墙板的保温层的拼缝处。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后浇混凝土层包括分别伸入纵向墙板中间现浇层和纵向墙板中间现浇层的L形连接筋、与连接筋相配置的箍筋,连接筋及箍筋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成整体。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水材料为聚乙烯棒及防水密封胶等防水材料。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竖缝构造包括在纵向墙板或横向墙板外叶板与PCF板拼接缝处设置的凹槽,在凹槽的外周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在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连接的转角处做成PCF板,在施工时免除外面支撑模板,实现保温装饰一体化,通过对拉螺杆将PCF板与内模板(施工完成后去除)对拉成整体,共同受力,PCF板起到外装饰板和临时模板的作用,简化施工难度。
2、墙角板的两端与纵向墙板和横向墙板外叶板侧边为光滑面(即竖缝构造),简化了预制叠合剪力墙外叶板和预制叠合剪力墙内叶板的生产工艺,便于生产及运输,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8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用减震式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隔热降噪保温型绿色建筑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