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抗菌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77418.2 | 申请日: | 2018-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9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彭伏弟;吴亚平;范树良;叶先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亚通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F16L9/00;F16L58/08;F16L55/00;F17D3/01;F17D3/1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主体 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 环形凸台 抗菌管道 内壁 纳米氧化锌抗菌 改性聚乙烯层 截止阀安装 聚乙烯层 抗菌抑菌 抗老化层 由内向外 轴线间隔 截止阀 驳接 抗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驳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抗菌管道,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的内壁沿轴线间隔安装有流量计,所述管道主体内设有若干个截止阀,每个所述截止阀安装在管道主体上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流量计之间,所述管道主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抗菌改性聚乙烯层、聚乙烯层和抗老化层,所述管道主体的内壁上在圆周方向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表面设有纳米氧化锌抗菌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驳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抗菌管道。
背景技术
抗菌管道是一种使管道内某些微生物、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保持在必要安全水平以下的高科技管道,现有的抗菌管道结构单一、可控性较差,因此,应当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抗菌抑菌效果的增强型抗菌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抗菌抑菌效果的增强型抗菌管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强抗菌管道,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的内壁沿轴线间隔安装有流量计,所述管道主体内设有若干个截止阀,每个所述截止阀安装在管道主体上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流量计之间,所述管道主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抗菌改性聚乙烯层、聚乙烯层和抗老化层,所述管道主体的内壁上在圆周方向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表面设有纳米氧化锌抗菌层。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凸台的材质为石棉网,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层设置在所述石棉网上。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抗老化层由改性后聚丙烯挤压成型。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主体在抗老化层的外部还设有抗紫外线层,所述抗紫外线层的材质为改性聚乙烯。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主体在抗紫外线层的外部还设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采用有机硅材料。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主体还包括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设置在所述抗菌改性聚乙烯层和聚乙烯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增强抗菌管道,通过将管道主体设计为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抗菌改性聚乙烯层、聚乙烯层和抗老化层,实现良好的抗菌效果,在管道主体上设置流量计和截止阀,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管道内流量,从而提高抑菌效果;在管道主体的内壁上在圆周方向上设置表面设有纳米氧化锌抗菌层的环形凸台,进一步提高了排水管道的抗菌抑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强抗菌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强抗菌管道的局部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管道主体;11-抗菌改性聚乙烯层;12-聚乙烯层;13-抗老化层;14-环形凸台;15-纳米氧化锌抗菌层;16-抗紫外线层;17-耐高温层;18-玻璃纤维层;
2-流量计;
3-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将管道主体设计为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抗菌改性聚乙烯层、聚乙烯层和抗老化层,实现良好的抗菌效果,在管道主体上设置流量计和截止阀,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管道内流量,从而提高抑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亚通建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亚通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7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管
- 下一篇:一种强度高的PVC管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