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NTC的多体征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5200.3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8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理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主板 测温杆 壳体 体温 本实用新型 测试仪 内置 体征 显示屏连接 操作流程 技术要点 检测分析 控制电路 体温测试 体征参数 正中位置 隔热板 外嵌 显示屏 人手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NTC的多体征测试仪,涉及体征参数检测分析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测体温的操作较为繁琐,不能起到实时、方便、快捷地测体温目的,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嵌设有位于正中位置的显示屏,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显示屏连接的控制主板,所述壳体一侧卡设有供人手直接接触的测温杆,所述测温杆与控制主板相连的控制电路中连接有NTC热敏电阻,所述NTC热敏电阻位于测温杆端部且远离控制主板设置,并且所述测温杆、NTC热敏电阻与控制主板之间设有隔热板。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测体温的操作流程,以实时、方便、快捷地进行体温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征参数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NTC的多体征测试仪。
背景技术
生命体征在医学上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机程度,从而为临床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正确护理提供第一手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病人生命体征的采集工作主要由护士在不同时间点到病人床边采集完成。生命体征动态监测系统,采用目前先进的RFID技术,结合无线生命体征监护仪,能实时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同时对于许多家庭应用以及个人医疗保健和患者监测来说,测量个人的生命体征对于可持续的未来医疗保健系统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它将有助于充分降低医疗保健的成本。
现有公告号为CN2053861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生命体征测试仪,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安装有开关、用于打印测试结果的热敏打印机、用于进行操作输入的触控板、控制系统和血糖检测仪,所述下壳体安装有为所述控制系统提供电压的电源、温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所述电源、开关和控制系统依次串联,所述热敏打印机、触控板、血糖检测仪、温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分别和控制系统并联。本实用新型将各个生命体征的测试模块集合于一体,方便携带,并且简化了检测流程。
但是当测量人体体温时,还需要将扎带取出固定在被测者的胳膊上,操作较为繁琐,不能起到实时、方便、快捷地测体温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NTC的多体征测试仪,简化了测体温的操作流程,以实时、方便、快捷地进行体温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内置NTC的多体征测试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嵌设有位于正中位置的显示屏,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显示屏连接的控制主板,所述壳体一侧卡设有供人手直接接触的测温杆,所述测温杆与控制主板相连的控制电路中连接有NTC热敏电阻,所述NTC热敏电阻位于测温杆端部且远离控制主板设置,并且所述测温杆、NTC热敏电阻与控制主板之间设有隔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放置在导热性能优良的金属测温杆上,经过一定的时间后,NTC热敏电阻引起阻体温度上升,电阻值下降至很小,改变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以此根据控制主板检测出人体体温,进而将检测数据显示到显示屏上;同时,确保NTC热敏电阻位于测温杆端部且远离控制主板设置,并在测温杆、NTC热敏电阻与控制主板之间设置隔热板以隔绝控制主板产生的热量,可避免控制主板产生的热量影响到NTC热敏电阻的阻值,出现测量误差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隔热板处的换热口,所述换热口处设有换热片,所述换热片上设有散热段,所述散热段上设有若干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换热口被隔热板分隔成两部分,一半处在容纳NTC热敏电阻的腔室内,另一半处在容纳控制主板的腔室内,相对应的,换热片也有不透风的实心部分和布满透气孔的散热段,安装时将散热段对准容纳控制主板的腔室,将换热片的实心部分对准容纳NTC热敏电阻的腔室,利用透气孔散逸控制主板产生的热量,防止控制主板温度不断升高造成烧坏。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片与隔热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理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理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5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医用智能手环
- 下一篇:一种多体征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