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边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4010.X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9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新东 |
主分类号: | F21S43/00 | 分类号: | F21S43/00;F21S45/10;F21V5/04;B60Q1/02;B60Q1/26;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壳 安装板 底板 连接板体 插装座 汽车边灯 灯本体 装配板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插接结构 插接配合 插装结构 灯光组件 可拆卸的 透光灯罩 预先安装 体延伸 插装 后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边灯,包括有灯本体以及安装板,灯本体包括灯壳以及位于灯壳内的灯光组件,安装板包括装配板体以及与灯壳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体,灯壳包括底板以及设于底板上的透光灯罩,所述灯壳的底板上设有插装座,所述连接板体为装配板体延伸形成的、与插装座插接配合的插接结构,所述连接板体以可拆卸的方式插装于插装座上。安装板与灯壳采用插装结构设计,实现安装板预先安装于车上后灯本体后安装于安装板,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汽车边灯。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日常交通出行的一部分。在汽车照明中,照地灯为车门下地面提供照明,主要起照明和信号作用,在晚上可起到照亮地面和警示后面来车、行人等的作用。
汽车边灯通常包括灯本体以及将灯本体安装于车上的安装板,灯本体包括灯壳以及设于灯壳内的灯组件;现有的安装板与灯壳的固定采用螺丝紧固安装,或者经灯壳注塑固定安装板一体。现有结构的汽车边灯存在如下缺陷:1、在使用安装时,灯本体与安装板必须为预先安装一体,存在安装不便,在灯本体损坏时,需要将整个边灯全部拆卸,存在维修不便,尤其是在安装位置较窄时,由于灯具本体的遮挡,存在装配不便;2、灯组件的聚光杯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照明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板与灯壳采用插装结构设计的汽车边灯,实现安装板预先安装于车上后灯本体后安装于安装板,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边灯,包括有灯本体以及安装板,灯本体包括灯壳以及位于灯壳内的灯光组件,安装板包括装配板体以及与灯壳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体,灯壳包括底板以及设于底板上的透光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的底板上设有插装座,所述连接板体为装配板体延伸形成的、与插装座插接配合的插接结构,所述连接板体以可拆卸的方式插装于插装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与灯壳的连接采用插装形式,在安装使用时,可预先将安装板安装于车体上,待安装板安装到位后,将灯本体直接插装于安装板的连接板体上,完成装配。在更换灯本体时,只需将灯本体拔下,装上新的灯本体即可,维修更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插装座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插孔座,插孔座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插装孔,所述连接板体具有与插孔座一一对应配合的插舌,插舌上设有弹性可压缩倒钩,所述插舌插装于插装孔内,经弹性可压缩倒钩止挡于插装孔插配末端孔口构成插舌防拔出插装孔。该结构设计下,结构简单,沿边灯的前后方向插装,安装方便,插舌上弹性可压缩倒钩防止插舌拔脱插装孔,安装方便,按压弹性可压缩倒钩即可将插舌拔出,实现灯本体与安装板脱开。
优选的,两个所述插舌之间设有加强舌板,所述灯壳的底板上还设有连接两个所述插孔座的加强座,加强座设有供加强舌板插入的定位插槽,所述加强舌板的前部插入定位插槽内。该结构设计下,对连接板体起到加强作用,同时使得连接板体与灯壳的连接更为牢固可靠。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装配板体与连接板体衔接处设有用于装配板体沿安装板厚度方向折弯导向的削弱结构。该结构设计下,削弱结构方便安装板进行折弯,以实现安装板形状改变,从而适应边灯使用安装的空间环境,方便灯具安装以及调整灯具安装位置,保证灯具安装到位可靠。
优选的,所述削弱结构包括设于安装板宽度方向两侧的缺口以及位于两缺口之间的镂空孔槽,所述缺口、镂空孔槽沿安装板宽度方向呈直线排布。该结构设计下,削弱结构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优选的,所述缺口朝向镂空孔槽的一端口呈等腰三角形。该结构设计下,缺口的内侧端口对安装板的折弯形成更好的导向作用。
优选的,所述插装孔的插装末端孔口具有向插装孔插装始端方向凹陷的凹口,所述弹性可压缩倒钩置于所述凹口内。该结构设计下,具有结构紧凑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新东,未经陈新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40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