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化红茶发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73700.3 | 申请日: | 2018-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1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福;吴伟;潘亮;张雁飞;肖涛;柯艳;陈世芬;杨静;余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经济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杨远见 |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不锈钢材质 可视化 发酵 本实用新型 机体内腔 加热方式 发酵机 加湿 加热 换气 钢化玻璃材质 单独控制 发酵过程 辅助支撑 加湿元件 铰链连接 人员操作 设备元件 湿气条件 使用寿命 外部设置 整机箱体 水汽 创新性 均匀度 清洁化 门板 钢化 加温 整机 全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红茶发酵机,包括不锈钢材质机架和机体内腔,所述机体内腔的外部设置有不锈钢材质机架,所述不锈钢材质机架的内侧连接有钢化面板,所述不锈钢材质机架的一侧边通过铰链连接有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加温加湿换气等操作,实现红茶发酵所需要的温湿气条件要求,加快红茶发酵速度,提高红茶发酵均匀度。通过创新性的将机架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加热方式采用水汽加热方式,整机箱体面板采用钢化玻璃材质,加热与加湿元件单独控制,实现发酵过程全程可视化与清洁化;加热的同时也为加湿提供辅助支撑;缩减了整机尺寸及质量;方便了人员操作;提高了设备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机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红茶发酵机。
背景技术
红茶发酵工序是整个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现有红茶发酵过程一般采用传统发酵方式,即,在一定容器具内,通过人工加温及加湿气来达到发酵的目的。这种人工操作的发酵方式存在着发酵环境中温湿度分布不均匀,导致发酵不统一,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从而影响茶叶生产。
已有的红茶发酵机器普遍存在着人工操作难度大,发酵过程难以观察,元件可靠性不够,设备材料不够卫生,设备整体质量过大,设备造价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化红茶发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已有的红茶发酵机器普遍存在着人工操作难度大,发酵过程难以观察,元件可靠性不够,设备材料不够卫生,设备整体质量过大,设备造价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化红茶发酵机,包括304不锈钢材质机架和机体内腔,所述机体内腔的外部设置有304不锈钢材质机架,所述304不锈钢材质机架的内侧连接有钢化面板,所述304不锈钢材质机架的一侧边通过铰链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的另一侧边与移动轮通过锁扣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轮的底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机体内腔的内部设置有筛架,所述筛架的右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304不锈钢材质机架的顶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右侧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风机、加湿器和电加热管均与电源开关通过串连的方式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出风口、进风口和扇叶壳体,所述电机的一端旋轴连接有扇叶壳体,所述扇叶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有进风口,所述扇叶壳体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出风口,所述风机通过出风口与机体内腔连接,所述电机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包括轮体、支撑壳体和连接杆,所述轮体的外部顶端套接有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移动轮通过连接杆与不锈钢材质机架焊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移动轮分别安装在不锈钢材质机架底部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304不锈钢材质机架为不锈钢中空方形管。
优选的,所述筛架与机体内腔为分离式结构,且筛架可从机体内腔中分离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红茶发酵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加温加湿换气等操作,实现红茶发酵所需要的温湿气条件要求,加快红茶发酵速度,提高红茶发酵均匀度。通过创新性的将机架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加热方式采用水汽加热方式,整机箱体面板采用钢化玻璃材质,加热与加湿元件单独控制,实现发酵过程全程可视化与清洁化。
2、加热的同时也为加湿提供辅助支撑;缩减了整机尺寸及质量;方便了人员操作;提高了设备元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视化红茶发酵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十堰市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3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控制温湿度的红茶发酵室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茶叶二次理条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