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燃性强的家用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3017.X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2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松川;郭锦斌;李文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三川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H01B7/17;H01B7/282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付石健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电线护套 阻燃性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导体屏蔽层 高压聚乙烯 绝缘屏蔽层 乙烯共聚物 家用电线 聚硅氧烷 铝护套 铜导体 紧压 氢氧化铝粉末 本实用新型 协效阻燃剂 阻水缓冲层 外部设置 主体树脂 主阻燃剂 综合性能 阻燃剂 最外层 制备 电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燃性强的家用电线,包括紧压铜导体和阻燃电线护套,所述紧压铜导体的外侧包裹有导体屏蔽层,在导体屏蔽层的外部设置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且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向外一层设有绝缘屏蔽层,所述阻燃电线护套主要由主阻燃剂、聚硅氧烷、高压聚乙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组成,所述阻燃电线护套的内侧设置有铝护套,且在铝护套和绝缘屏蔽层之间设有阻水缓冲层,选择以氢氧化铝粉末为主阻燃剂,聚硅氧烷为协效阻燃剂;以高压聚乙烯为主体树脂,配以适当比例的乙烯共聚物和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制备了阻燃电线护套包裹在电线的最外层,阻燃性强,综合性能优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线生产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燃性强的家用电线。
背景技术
电线被广泛使用,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而电线大量使用的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大多是易燃的高分子材料,在家庭使用时,其传输电能中常因自身发热或外部火灾而引起燃烧,存在火灾安全隐患,因此应用在电线中的高分子材料应具有阻燃特性。最初是通过向这些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卤系阻燃剂或采用含卤素的高分子材料来实现这个目标。
但当发生火灾时,这些材料将释放出大量的烟雾和卤化氢气体,容易使用户在家窒息而死,造成二次灾难。因此,开发和使用高阻燃、高安全、低毒、低烟、无腐蚀性气体产生的无卤阻燃电线已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燃性强的家用电线,阻燃性强,安全性能好,综合性能优良,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阻燃性强的家用电线,包括紧压铜导体和阻燃电线护套,所述紧压铜导体的外侧包裹有导体屏蔽层,在导体屏蔽层的外部设置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且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向外一层设有绝缘屏蔽层,所述阻燃电线护套主要由主阻燃剂、聚硅氧烷、高压聚乙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组成,所述阻燃电线护套的内侧设置有铝护套,且在铝护套和绝缘屏蔽层之间设有阻水缓冲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燃电线护套中的主阻燃剂、聚硅氧烷、高压聚乙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占比分别为5%、25%、30%、15%和2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铝护套采用皱纹工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水缓冲层主要由阻水粉和阻水纱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阻燃剂可以是氢氧化铝粉末也可以是氢氧化镁粉末也可以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选择以氢氧化铝粉末或者氢氧化镁粉末为主阻燃剂,聚硅氧烷为协效阻燃剂;以高压聚乙烯为主体树脂,配以适当比例的乙烯共聚物和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制备了阻燃电线护套包裹在电线的最外层,且阻燃电线护套中有效降低了阻燃剂的添加量,兼顾了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平衡,阻燃性强,综合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阻燃电线护套制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1-紧压铜导体;2-导体屏蔽层;3-交联聚乙烯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阻水缓冲层;6-铝护套;7-阻燃电线护套;8-主阻燃剂;9-聚硅氧烷;10-高压聚乙烯;11-乙烯共聚物;12-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三川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昆明三川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30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