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和雷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7690.2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5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平;林赟;李洋;张远;田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G01S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黄玉东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机构 动力模块 方位扫描 法兰 雷达系统 本实用新型 开口 雷达 视场角 壳体 法兰连接方式 壳体顶部 壳体内部 控制系统 旋转扫描 预警雷达 便携的 固定的 感知 视野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和雷达系统,该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包括壳体、动力模块及法兰,其中,动力模块容置于壳体内部,壳体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法兰设置于第一开口上方并通过第一开口连接动力模块,动力模块通过带动法兰旋转,进而带动法兰上固定的雷达旋转扫描;该雷达系统中使用了上述方位扫描定位机构,法兰连接方式增大了雷达的视场角,使得雷达的视野更加宽广,同时,将动力模块容置于壳体之中,结构紧凑,易于运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微变感知预警雷达控制系统的方位扫描定位机构视场角固定、体积较大及不易便携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雷达系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变感知预警雷达的紧凑型方位扫描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微变感知雷达系统主要用于边坡形变监测技术,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大区域、全天时全天候、24小时连续监测的技术优势,是垮塌灾害监测预警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极大的减少或避免因边坡位移形变引起的滑坡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目前国内外的典型系统中,地基激光雷达获取地形信息精度较高,但在变形监测方面精度相对较低;《大型人工边坡稳定性地基InSAR监测研究》提及的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用于变形监测相当困难且精度较差;《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在地震形变监测中的应用》介绍了用两幅SAR影像高精度获取地面三维高程信息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
上述国内外微变感知雷达存在视场角固定、占地空间较大、不易便携等问题,限制其进一步广泛应用,难以满足矿山边坡位移监测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用于微变感知预警雷达系统,该方位扫描定位机构视野宽广、体积小、节约占地空间以及方便运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位扫描定位机构,用于雷达系统,所述方位扫描定位机构包括壳体、法兰及动力模块,其中,
所述壳体内部中空以容置所述动力模块,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法兰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动力模块,所述法兰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模块包括电机、蜗杆及同步带模块,所述电机及蜗杆并行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同步带模块,所述电机旋转带动所述同步带模块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蜗杆旋转。
具体的,所述同步带模块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以及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固定在所述蜗杆的旋转轴上,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轮通过所述同步带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壳体顶部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外侧设置有一向上的环形凸起,所述法兰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法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动力模块还包括主轴、主轴轴承及环形基座,所述主轴通过所述主轴轴承连接所述法兰,所述基座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主轴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基座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主轴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法兰和所述主轴;所述动力模块还包括与所述蜗杆配合使用的蜗轮,所述蜗轮嵌套固定在所述主轴的外侧。
进一步的,在所述主轴外侧还套设有圆磁栅环;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之间还安装有行星减速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动力模块从所述第二开口装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匹配的底板,所述底板扣合住所述第二开口。
优选的,所述动力模块还包括电机安装板和蜗杆支架,所述电机安装板用于固定所述电机,所述蜗杆支架用于固定所述蜗杆。
优选的,所述法兰顶部开设有螺钉孔,用于通过螺钉固定雷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76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