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稀土掺杂锰酸锂软包宽温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5983.7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7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任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璐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掺杂 锰酸锂 锂电池 宽温 软包 电极极片 负极极耳 负极极片 正极极耳 正极极片 集流体 极耳 制片 焊接 充放电特性 充放电效率 铝箔 电池结构 使用寿命 铝带 镍带 铜箔 隔膜 电池 | ||
本实用提供一种稀土掺杂锰酸锂软包宽温锂电池,包括电极极片、极耳和隔膜;电极极片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的集流体为铝箔,制片时有铝带焊接;负极极片的集流体为铜箔,制片时有镍带焊接;极耳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设置在电极极片展开时的中间部位。该电池结构设计能够较好地适用于稀土掺杂锰酸锂软包宽温锂电池,稀土掺杂锰酸锂软包宽温锂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提高了该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稀土掺杂锰酸锂软包宽温锂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以来,更渴望高质量的电能。因此电池,尤其是二次电池必然在未来以电能为基础的社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普及,越来越快的进入寻常百姓家。由此而来的是对小型电源需求量的迅速增加。由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灵巧、轻便的特点,因此它们需要具有体积小、容量大、质量轻的优势的小型电源。在众多的电池体系中,锂离子电池俗称“锂电”,是最新型、综合性能最好的二次电池之一。锂金属的原子量为6.94,密度为0.534g/cm3,是金属中最轻的元素,其理论放电容量为3860mAh/g或2060mAh/cm3,标准电极电位为-3.045V,又是金属元素中电位最负的一个元素,因此,它成为高能量电池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出现称得上是二次电池史上的跨越式飞跃,在随后的10余年时间里,其商业化进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锂离子电池是最新一代高比能量清洁化学电源,因其具有能量高、使用寿命长、重量轻、体积小等的一系列优点,引起国际电池界和科技界的普遍关注,一致认为它将最终取代镍镉电池和部分镍氢电池,在二次电池中独占鳌头。
而锂电池中的宽温稀土新型锂离子电池主要以高低温技术为亮点,是一种高容量、长寿命、低成本的储能电池,占用体积相对于传统的蓄电池更小,且能耐低温零下45摄氏度,耐高温零上65摄氏度,能够适应北方低气温地区。在3G、4G等领域有广阔的前景,且广泛用于军事领域,如装甲车、坦克车特种兵单兵作战等,民用领域用于纯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油电两用车等多个领域。例如稀土掺杂锰酸锂软包宽温锂电池,可以在-45℃环境下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由于稀土掺杂锰酸锂软包宽温锂电池是一种新型锂电池,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适配于该种软包宽温锂电池的结构设计,即传统的软包锂电池的外部结构设计无法适用于该稀土掺杂锰酸锂软包宽温锂电池。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稀土掺杂锰酸锂软包宽温锂电池,包括电极极片、极耳和隔膜;
所述电极极片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的集流体为铝箔,制片时有铝带焊接;
所述负极极片的集流体为铜箔,制片时有镍带焊接;
所述极耳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设置在所述电极极片展开时的中间部位。
其中,该电池的正极为稀土掺杂锰酸锂聚合物制成的正极。
其中,该电池内部采用4个电池芯并联组装结构。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采用正极极片的集流体为铝箔、焊接有铝带,负极极片的集流体为铜箔、焊接有镍带的结构设计,充分配合稀土掺杂锰酸锂软包宽温锂电池的充放电特性,通过将极耳设置在电极极片展开时的中间部位,降低了电流在电极片中转移时的电阻(即电池的内阻),从而降低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内耗,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极片和隔膜叠放次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璐,未经任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5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体电池极耳保护片固定整形机构
- 下一篇:一种抗震电池负极转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