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性油墨制备用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4563.7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5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莫东明;叶璧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三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4 | 分类号: | B01D1/14;B01D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油墨 电动推杆 内壁 制备 本实用新型 烘干过程 机体顶部 驱动电机 传动带 烘干机 转动杆 烘干机本体 吹风处理 动力牵引 烘干效率 螺旋扇叶 旋转结构 转轴转动 盛放池 输出端 引流板 轴承座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性油墨制备用烘干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顶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盛放池,所述机体顶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烘干机本体,所述机体顶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电动推杆两侧且对称的两个安装轴承座。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起到利用旋转结构动力牵引转轴转动的作用,设置螺旋扇叶和引流板起到对烘干过程中的水性油墨进行吹风处理的作用,通过增加烘干过程中水性油墨周围的气流速度达到提升烘干效率的效果,从而达到提升水性油墨制备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性油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油墨制备用烘干机。
背景技术
水性油墨简称为水墨,柔性版水性墨也称液体油墨,它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和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水性油墨特别适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和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
随着水性油墨的使用越来越多,对于水性油墨的产量也越来越高,进而对于水性油墨的制备器械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现有的水性油墨制备用烘干机因为在烘干时只是进行简单的旋转动作加速烘干,在烘干工作时内部气流几乎不变导致烘干效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的水性油墨制备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水性油墨制备用烘干机因为在烘干时只是进行简单的旋转动作加速烘干,在烘干工作时内部气流几乎不变导致烘干效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的水性油墨制备效率,而提出的一种水性油墨制备用烘干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油墨制备用烘干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顶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盛放池,所述机体顶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烘干机本体,所述机体顶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电动推杆两侧且对称的两个安装轴承座,所述安装轴承座底部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螺旋扇叶,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螺旋扇叶下方且对称的两个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机体底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驱动电机两侧且对称的两个限位轴承座,所述限位轴承座顶部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和转动杆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杆和转轴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机体底部的内壁上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位于驱动电机和限位轴承座之间且对称的两个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上表面和竖直面之间的角度在四十度至六十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转轴外表面螺旋扇叶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螺旋扇叶呈环形阵列。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第一传动带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垫。
优选的,所述机体和驱动电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安装轴承座和转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起到利用旋转结构动力牵引转轴转动的作用,设置螺旋扇叶和引流板起到对烘干过程中的水性油墨进行吹风处理的作用,通过增加烘干过程中水性油墨周围的气流速度达到提升烘干效率的效果,从而达到提升水性油墨制备效率的效果。
(2)设置转轴外表面不少于四个螺旋扇叶起到保证风力大小的作用,通过保证风力大小达到保证气流加速烘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性油墨制备用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三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三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4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