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抱树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4149.6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4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艾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德晟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33/00 | 分类号: | F21V33/00;F21V21/0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秦维;汪卫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体 树灯 树干 拼接 弹性元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 自适应调节 弹性元件 方向弹性 相邻灯体 伸缩 抵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抱树灯,其包括至少两个灯体。每个灯体均具有与树干抵接的内侧,所有灯体适于拼接成环形,且相邻的灯体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弹性元件在相邻两灯体远离和靠近的方向弹性伸缩。也就是说相邻灯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改变,即树干长大变粗时,所有灯体拼接成的圆形的直径可以跟随树干直径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本抱树灯自适应调节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抱树灯。
背景技术
生活在城市的钢筋树林中,生活节奏也日益紧张、繁忙,这使得人们更渴望静谧舒适、温馨雅致的自然环境。应运而生的是城市绿化、公园、自然旅游景点越来越受人们喜爱。
而景观照明和文旅照明的日益火热,也是的越来越多的树木都在晚上“亮”了起来。之前人们大多是在树木周围安装一些投光灯来对数进行打光,但是用投光灯照树时,一般会将灯具放置在地面,这样一来灯具在地上凸起会显得很突兀,不美观,并且投光等是从树的外侧往里打光,这样一来树叶会遮住一些光亮,树干也不明显,不能完整的还原出树木的外观形状。后来人们就开始用灯带直接捆绑在树干上,这样就能使灯带的光是从树干下方从里往外打光的,这样一来整个树就会更亮、更清晰、更能还原出树木的外观形状,但是用灯带直接捆绑在树干上,当树干长大变粗时,灯带并不能随着树干粗细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一来就可能会导致灯带绷断,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抱树灯,其能环抱于树干设置,且其直径能随树干粗细的变化而自适应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抱树灯,包括:至少两个灯体;每个灯体均具有与树干抵接的内侧,所有灯体适于拼接成环形,且相邻的灯体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所述弹性元件在相邻两灯体远离和靠近的方向弹性伸缩。
进一步地,所有灯体适于拼接成圆环形,每一灯体上均配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路径与所有灯体拼接成的圆环形同心设置,相邻的两灯体中,其中一个灯体适于沿另一个灯体的导向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槽、以及第二导向槽;每一灯体上的第一端外侧还配置有第一凸块,每一灯体的第二端外侧均配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导向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凸块上,所述第二导向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凸块上,相邻的两个灯体连接时,其中一个灯体的第一导向槽与另一个灯体的第二导向槽在竖向方向上重叠设置,且通过导销连接,所述导销适于沿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
进一步地,每个灯体的第一端均开设有第一容纳腔,每个灯体的第二端均开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弹性元件置于相连的所述第一容纳腔以及第二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配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弹簧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所述弹簧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灯体上配置有多个沿树干的径向方向设置散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灯体为一体成型制作。
进一步地,所有灯体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滑纹。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至少有两个灯体,每个灯体均具有与树干抵接的内侧,所有灯体适于拼接成环形,所以灯体可以很好的套设在树干上,即能环抱树干设置,而相邻的灯体之间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所以相邻灯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改变,即树干长大变粗时,所有灯体拼接成的圆形的直径可以跟随树干直径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本抱树灯自适应调节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抱树灯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抱树灯的第一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抱树灯的第二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德晟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德晟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41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