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孔反应板全自动快速清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3029.4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3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亮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3/08;B08B13/00;F26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轴 回转电机 残留液 本实用新型 快速清洗机 微孔反应板 传递动力 皮带轮 甩干 筒体 水平方向设置 回转托盘 清洗液瓶 双重影响 筒体内腔 筒体外部 轴承座 注射板 紧凑 承载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孔反应板全自动快速清洗机,其包括筒体、注射板以及清洗液瓶,筒体外部设置回转电机,筒体内腔的中部设置回转轴,回转轴水平方向设置,其两端通过轴承座承载,回转托盘固定在回转轴上,回转电机通过皮带轮向回转轴传递动力。本实用新型将回转电机设置于筒体的外部,通过皮带轮向回转轴传递动力,结构设计紧凑、合理。旋转时可以利用残留液的自身重力和残留液的离心力的双重影响将残留液甩干,使得甩干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实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孔反应板全自动快速清洗机。
背景技术
在对甲肝、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病毒检验中,现在医院化验室所用的微孔反应板的处理过程是分成两步完成。第一步是用一种装置将清洗液注入相应的微孔中进行反复清洗;第二步靠人力拍板清除微孔内的残留水。由于整个过程是分清洗和清除残留液体,这就要分两次完成洗板工作。因此,医院现在应用的清洗板技术和装置就存在不少的缺陷和不足,主要的有:①第一步是清洗工序所用的装置是将液体注入微孔内,再将其吸出。这样反复的注入、吸出的过程就会使标本中的纤维蛋白粘附于清洗头中,不仅清洗后残留水量大,清洗的速度慢,而且在清洗过程中易堵清洗头孔;②在第一步工序完成后,需用现场操作者把微孔板从清洗装置中取出,利用人工拍板来进行第二步工序,即最后清除残留的水分。这种靠人直接拍打反应板才能完成的工作方式不仅效果不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存在工作效率低、安全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特别对操作者本身的安全存在隐患。因此,进一步解决对微孔反应板的清洗和去除残留水分处理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申请号为20082006902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于2008年12月17日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微孔反应板全自动快速清洗机,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孔反应板全自动快速清洗机,包括筒体,注射板以及清洗液瓶,筒体内腔的底部设置回转电机,筒体腔的上部设置回转托盘,回转托盘固定在回转电机的回转轴上,在回转托盘的圆周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微孔反应板的托盘盒,在筒体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注射板,注射板为中空机构,在注射板的内侧外壁上设置有清洗液注射喷头,注射板通过连接管和设置在筒体外部的清洗液瓶连接,注射板的外侧连接有注射板移动机构。该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前述的技术问题,但却存在结构庞大、运转稳定性差、对电机防水性要求高、微管残留液甩干效果差的缺陷。
因此,现有技术缺少一种结构紧凑、运转稳定性高、对电机无防水性要求、微管残留液甩干效果好的微孔反应板全自动快速清洗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转稳定性高、对电机无防水性要求、微管残留液甩干效果好的微孔反应板全自动快速清洗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孔反应板全自动快速清洗机,其包括筒体、注射板以及清洗液瓶,筒体外部设置回转电机,筒体内腔的中部设置回转轴,回转轴水平方向设置,其两端通过轴承座承载,回转托盘固定在回转轴上,回转电机通过皮带轮向回转轴传递动力,在回转托盘的圆周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微孔反应板的托盘盒,在筒体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注射板,注射板为中空机构,在注射板的内侧外壁上设置有清洗液注射喷头,注射板通过连接管和设置在筒体外部的清洗液瓶连接,注射板的外侧连接有注射板移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亮,未经陈永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3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通过式PCB铣刀超声波清洗机
- 下一篇:空调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