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虫灯及驱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3000.6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2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虞世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世恩 |
主分类号: | A01M29/10 | 分类号: | A01M2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罩 灯体 驱虫 昆虫 柱形基座 波长 棉铃虫 夜蛾 本实用新型 亚洲玉米螟 甘蓝夜蛾 径向排列 枯叶夜蛾 透明材料 斜纹夜蛾 夜间活动 鸟嘴 外壁 刺激 飞行 | ||
一种驱虫灯及驱虫系统,包括灯体以及用于设置灯体的基座,所述基座为柱形基座,所述灯体设置在所述柱形基座外壁且径向排列设置,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设置在所述灯体外侧;所述灯罩为黄色所述灯罩能透过波长为550nm至620nm的光的透明材料。本实用新型采用550nm至620nm波长的光线,去除了昆虫喜欢的光线,不刺激昆虫的飞行,抑制其夜间活动。能够驱离棉铃虫,鸟嘴壶夜蛾,枯叶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亚洲玉米螟等大部分昆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虫灯。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库中公开的驱虫灯,均采用昆虫趋光性将虫引诱过来而后通过电击、药剂将虫杀死。这种驱虫灯对于棉铃虫,鸟嘴壶夜蛾,枯叶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亚洲玉米螟无法进行引诱或者驱离,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驱离上述昆虫的装置。另外许多害虫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如果能够将其活动时间变短甚至消失能够控制甚至灭杀该种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驱虫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驱虫灯,包括灯体以及用于设置灯体的基座,所述基座为柱形基座,所述灯体设置在所述柱形基座外壁且径向排列设置,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设置在所述灯体外侧;所述灯罩为黄色所述灯罩能透过波长为550nm至620nm的光的透明材料。
进一步,所述灯体为LED灯。
进一步,所述LED灯设置在一电路板上,柱形基座为表面径向设有用于设置所述电路板的凹槽。
进一步,柱形基座上设有散热片。所述灯罩能透过波长为550nm至620nm的光的透明材料。
一种驱虫系统,包括驱虫灯,还包括支撑柱以及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虫灯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驱虫灯与供电系统电连接,所述供电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撑柱顶端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蓄电池。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遮挡雨水灰尘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设置在所述驱虫灯上方。
进一步,还包括与驱虫灯电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光线感应装置。
进一步,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雨水检测装置。
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防尘罩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550nm至620nm波长的光线,去除了昆虫喜欢的光线,不刺激昆虫的飞行,抑制其夜间活动。能够驱离棉铃虫,鸟嘴壶夜蛾,枯叶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亚洲玉米螟等大部分昆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驱虫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虫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驱虫灯1,包括灯体以及用于设置灯体的基座2,所述基座2为柱形基座,所述灯体设置在所述柱形基座外壁且径向排列设置,还包括灯罩3,所述灯罩3设置在所述灯体外侧;所述灯罩3为黄色。所述灯罩能透过波长为550nm至620nm的光的透明材料。通过灯体发光,再通过灯罩将灯光过滤,形成特定波段的光线从而驱离害虫。模拟阳光中的特定波长光线从而使得害虫驱离。采用550nm至620nm波长的光线去除了昆虫喜欢的光线,不刺激昆虫的飞行,抑制其夜间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灯体为LED灯。
本实施例中,所述LED灯设置在一电路板上,柱形基座为表面径向设有用于设置所述电路板的凹槽4。
本实施例中,柱形基座上设有散热片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世恩,未经虞世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3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