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铃薯块茎蛾的饲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8743.4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6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林;吴圣勇;闫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胡敬红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块茎蛾 玻璃筒 饲养装置 纱网 细沙 上端 滤纸 羽化 可拆式固定 饲养 敞口容器 高温灭菌 幼虫化蛹 成虫 卵孵化 上端面 吸水纸 下端面 虫态 龄期 透气 网纱 下端 光照 紧贴 土豆 透明 覆盖 保证 | ||
一种马铃薯块茎蛾的饲养装置,包括一个玻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筒的下端面覆盖固定有纱网,且下端置于表面附有吸水纸的敞口容器内;所述玻璃筒的上端面可拆式固定有纱网,且上端纱网顶部有一张滤纸,所述滤纸紧贴于上端网纱,玻璃筒内底部有高温灭菌后的细沙,所述细沙上放置有土豆。该饲养装置透气,透明,能保证很好的光照和湿度,用本装置饲养马铃薯块茎蛾,卵孵化率、幼虫化蛹率、成虫羽化率均在95%左右,且饲养简单,成本低廉,容易获得龄期一致且纯净的马铃薯块茎蛾各虫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装置,具体涉及马铃薯块茎蛾的室内饲养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 Zeller)属鳞翅目麦蛾科,主要危害茄科作物,尤其对马铃薯、茄子和烟草为害最重。此外,它还危害龙葵、银叶草等其他作物。由于该虫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生殖潜力,对马铃薯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世界性马铃薯害虫之一,严重为害我国的马铃薯产业。2015年,农业部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未来马铃薯将成为继稻米、小麦和玉米外的又一主粮。因此,马铃薯块茎蛾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将需要大量的供试昆虫用于研究。通过田间采集的方法容易受到生产季节性影响,需要付出的劳动成本也高,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尽管有马铃薯块茎蛾人工饲养方面的报道(桂富荣,李正跃.用马铃薯人工饲养马铃薯块茎蛾的方法.应用昆虫学报,2003,40(2):187-189),但需要多个饲养器具,且饲养方法复杂,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马铃薯块茎蛾的室内饲养装置,该装置简单,饲养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昆虫龄期整齐,成活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
一种马铃薯块茎蛾的饲养装置,包括一个玻璃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筒的下端面覆盖固定有纱网,且下端置于表面附有吸水纸的敞口容器内;所述玻璃筒的上端面可拆式固定有纱网,且上端纱网顶部有一张滤纸,所述滤纸紧贴于上端网纱,玻璃筒内底部有高温灭菌后的细沙,所述细沙上放置有土豆。
所述敞口容器为培养皿,培养皿内底部覆盖有吸水纸。
所述玻璃筒为圆柱形,直径为7-10厘米,高20-40厘米,下部培养皿直径为8-12厘米。
所述纱网材质为80目的乙烯。
所述滤纸上部放置有培养皿,培养皿的敞口端置于滤纸上。
所述纱网通过橡皮筋固定于玻璃筒两端的筒壁上。
所述土豆为新鲜无病薯块,用自来水洗净后自然晾干。
所述土豆表面有昆虫解剖针扎出的数个孔洞。
马铃薯块茎蛾具体饲养装置为一个玻璃筒,底部装上高温灭菌后的细沙,将整块土豆置于细沙上,然后两端用80目的纱网覆盖,并用橡皮筋固定在筒壁,并用一个塑料培养皿压盖住,玻璃筒装置底部放在垫有吸水纸的玻璃培养皿上。该饲养装置透气,透明,能保证很好的光照和湿度,土豆作为成虫饲料,同时又是幼虫寄居所和饲料,马铃薯表皮还是化蛹场所。将蛹收集至指形管中,直至蛹将羽化,获得成虫。在马铃薯块茎蛾的整个世代中,只需要本装置和指形管,饲养食物也只需要土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土豆为市场购买的新鲜无病薯块,并用自来水洗净后自然晾干。使用时,表面用昆虫解剖针扎数孔,以便幼虫驻入薯块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87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