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嵌囊式滴眼剂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3228.7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1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殷莉莉;许彦涛;李文阁;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何氏眼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嵌 瓶体 滴眼剂瓶 滴液口 夹层 囊式 单向进气阀 滴眼液 复位 按压 本实用新型 单向进气孔 过程空气 挤压瓶体 空气通过 药液接触 多剂量 防腐剂 眼药水 上端 滴注 负压 给药 内塞 熔合 外盖 挤压 盛装 体内 细菌 压迫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嵌囊式滴眼剂瓶。内嵌囊式滴眼剂瓶,包括外盖、内塞和瓶体,设有内嵌囊,所述的内嵌囊置于瓶体内、在瓶体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的内嵌囊的上端与瓶体在滴液口处熔合在一起。在滴注滴眼液时,通过挤压瓶体使内嵌囊受到压迫,内嵌囊中的眼药水从滴液口滴出,这时内嵌囊与瓶体之间的夹层与外界形成负压。手指放开,停止按压后,内嵌囊仍保持挤压后的形态,而瓶体因为具有弹性逐渐复位,此时空气通过瓶体底部单向进气阀进入瓶体的夹层直至瓶体完全复位。整个过程空气仅通过单向进气孔进入瓶体夹层,而不会从滴液口进入内嵌囊。有效阻止回流空气中的细菌与药液接触,适用于不添加防腐剂的滴眼液盛装,保证了多剂量给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卫生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新型的眼药水包装瓶,用于不含防腐剂的多剂量滴眼液的盛装。
背景技术
目前盛装滴眼液的容器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单剂量包装容器,此类容器的容量一般是0.2~0.5ml。单剂量包装滴眼液因为不含防腐剂,所以要在开封后当日用完。这类容器的优点是药剂不含防腐剂,使用较安全,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和二次感染的风险;缺点是造价高,不环保。第二类是多剂量包装容器,容量一般是3~20ml,价格相对便宜,但是因为多剂量包装滴眼液开封后不能立即用完,要多次连续使用,为防止开封后的眼药水被细菌及微生物污染,需要加入适量抑菌剂,尽管如此,也容易在多次使用过程中造成药液污染或交叉感染,因此多剂量滴眼液开启后一般最多可使用4周,由此可能造成没有用完就要扔掉的浪费。而且如果患者不注意使用期限的话,还会造成二次感染,给患者带来更大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药物利用率和使用安全性的内嵌囊式滴眼剂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内嵌囊式滴眼剂瓶,包括外盖、内塞和瓶体,设有内嵌囊,所述的内嵌囊置于瓶体内、在瓶体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的内嵌囊的上端与瓶体在滴液口处熔合在一起。
上述的内嵌囊式滴眼剂瓶,所述的内嵌囊与瓶体除在滴液口处熔合在一起外,内嵌囊的其余部位与瓶体分离。
上述的内嵌囊式滴眼剂瓶,所述的单向进气阀设置在瓶体的底部中心。
上述的内嵌囊式滴眼剂瓶,所述的单向进气阀,是由内部含有密封珠和塑料弹片的上下开有外孔和内孔的圆柱体构成;设有通气孔的塑料弹片的两端与圆柱体固定,密封珠安装在塑料弹片和外孔之间。
上述的内嵌囊式滴眼剂瓶,密封珠的直径与内孔的孔径相同,外孔的孔径小于密封珠的直径。
上述的内嵌囊式滴眼剂瓶,所述的瓶体由PE、PP或PET材质制成。
上述的内嵌囊式滴眼剂瓶,所述的内嵌囊由PE材质制成。
上述的内嵌囊式滴眼剂瓶,所述的内嵌囊由壁厚为0.1~0.2mm的PE材质制成。
上述的内嵌囊式滴眼剂瓶,所述的内嵌囊内装有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内嵌囊式滴眼剂瓶,有效避免普通滴眼剂瓶通过滴液口进行液体和空气交换的问题,通过内置内嵌囊的设计将空气和液体的交换实现独立,由内嵌囊完成滴眼液的递出,由瓶体底部的单向进气阀完成空气递入,结构改造实现功能分离,该设计有效阻止回流空气中的细菌与内嵌囊中药液接触,大大降低了污染风险。
2、本实用新型内嵌囊式滴眼剂瓶,可以用于不添加防腐剂的多剂量滴眼液的盛装,对使用者更方便安全,又可以连续多次使用,提高利用率,同时具有单剂量包装滴眼剂和多剂量包装滴眼剂的优点。既保证了多剂量给药的安全性,又提高了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滴眼剂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何氏眼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何氏眼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3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