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无飞边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2983.3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5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炯亨;林东民;陈俞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勇精锻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模具 活塞 飞边 成型装置 油压缸体 油压装置 上模具 模穴 本实用新型 材料使用率 传统方式 工艺方式 压力稳定 上冲头 下顶杆 工站 良率 模力 压紧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无飞边成型装置,包含上模具、下模具,所述上模具设置有上冲头,所述下模具设置有模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穴内设置有下顶杆,所述下模具下方设置有浮模机构,所述浮模机构包含浮模、活塞、油压缸体以及油压装置,所述下模具压紧在浮模上方,所述活塞抵在浮模底部;述油压装置与油压缸体相连通,使得所述活塞常将所述浮模以及下模具顶向上模具,其相较传统方式,工艺方式减少几个工站,且无飞边技术其材料使用率接近百分百,对应不同产品,可提供不同的浮模力,简单操作,压力稳定,产品尺寸精确,良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立式无飞边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产品的锻造流程为:工艺流程:锯料-加热-压扁-预成型-成型-切边,可看出传统的生产流程规划具有六个工位,需要7个人做替换,以现在的经济效益来说人力成本过高,传统生产方式虽然产量高、效率快可一式两件、材料重量无需精准,但是其材料使用率过低、工序多导致人员操作过多、机台使用数量过多、模具损耗成本高、另外预留的加工量也过多,造成后续成本也相对拉高。
传统的锻压机为上模作动,下模固定不动,在作动状态下,则无法做到同动的方式,导致飞边(废料)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无飞边成型装置,其相较传统方式,工艺方式减少几个工站,且无飞边技术其材料使用率接近百分百,对应不同产品,可提供不同的浮模力,简单操作,压力稳定,产品尺寸精确,良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立式无飞边成型装置,包含上模具、下模具,所述上模具设置有上冲头,所述下模具设置有模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穴内设置有下顶杆,所述下模具下方设置有浮模机构,所述浮模机构包含浮模、活塞、油压缸体以及油压装置,所述下模具压紧在浮模上方,所述活塞抵在浮模底部;述油压装置与油压缸体相连通,使得所述活塞常将所述浮模以及下模具顶向上模具。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浮模装置还包含有保持件模套,所述保持件模套与油压缸体固连,其设置有与所述浮模外周面间隙配合的导向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塞为环形,所述油压缸体设置有容纳所述活塞的活塞工作腔,所述油压缸体中部开设有下顶杆安装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下顶杆安装孔内设置有压力柱和压力板,所述压力柱抵在下顶杆下端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模具顶部设置有凸台,所述上模具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应的凹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模具以嵌入所述浮模的结构进行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油压装置其输出油压压力可调节。
立式无飞边成型装置的成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棒料准备;
S2:棒料加热;
S3:将加热的棒料以站立式放入模穴内;
S4:上下模具合模成型。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材料的使用率高,无飞边(废料)产生,下料需精准,误差+/-2g。
(2)人员减少,降低成本。
(3)机台数量减少,降低电力损耗
(4)材料疲劳破坏点少,机械性能也会相对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勇精锻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勇精锻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2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压缩机活塞的锻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推杆座的模锻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