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苯酐预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0964.7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6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邹侦宝;马新东;郑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泰市中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端连接 挡块 通孔 壳体内部 通道连通 预冷凝器 出风管 进风管 苯酐 壳体 一端设置 本实用新型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散热效率 出料管 进料管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苯酐预冷凝器,包括壳体,一端设置进料管,另一端设置出料管,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内部设置第一挡块,第一挡块上设置第一通孔,相邻第一通孔之间设置第一通道,多个第一通道连通,第一通道一端连接第一进风管,另一端连接第一出风管;第二壳体内部设置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上设置第二通孔,相邻第二通孔之间设置第二通道,多个第二通道连通,第二通道一端连接第二进风管,另一端连接第二出风管;第三壳体内部设置第三挡块,第三挡块上设置第三通孔,相邻第三通孔之间设置第三通道,多个第三通道连通,第三通道一端连接第三进风管,另一端连接第三出风管。本申请的苯酐预冷凝器,提高了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苯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酐预冷凝器。
背景技术
苯酐又名邻苯二甲酸酐,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电子、农业、涂料、精细化工等工业部门。
苯酐预冷凝器,作为一种苯酐生产设备,用于苯酐原料经催化氧化后的反应气体冷却,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常用的一种苯酐预冷凝器,包括中空的壳体11,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管12,另一端设置有出料管13,壳体内部位于进料管和出料管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挡块14,一般的挡块和壳体为一体的,也可以是紧贴壳体固定,挡块和壳体使用散热好的材料制作,比如铝,所述挡块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连通进料管和出料管的通孔15。使用时,将进料管连接上一工序的催化反应器的出口,出料管连接下一工序的切换冷凝器的进口,一般通过法兰16连接,经催化氧化后的反应气体经进料管进入壳体内,然后通过通孔冷却,最后将冷却后的产品经出料管进入下一工序的切换冷凝器。
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经催化氧化后的反应气体通过通孔时,
通孔的壁(也就是挡块)散热,挡块内侧的部分相比外侧的部分散热较慢,造成散热不均,从而影响到散热的效率;
2、由于经催化氧化后的反应气体经进料管进入通孔时的温度较高,通孔的孔壁在靠近进料管的一端受高温影响,时间久了容易损坏,损坏后需要将整个挡块或者苯酐预冷凝器整体更换掉。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苯酐预冷凝器,能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一种方案:一种苯酐预冷凝器,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管,另一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壳体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进料管位于所述第一壳体未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一侧,所述出料管位于所述第三壳体未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内部位于进料管和第二壳体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连通进料管和第二壳体内部的第一通孔,相邻的第一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多个所述第一通道是连通的,所述第一通道靠近第二壳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进风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和所述第一出风管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连通第一通孔和第三壳体内部的第二通孔,相邻的第二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是连通的,所述第二通道靠近第三壳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进风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出风管,所述第二进风管和所述第二出风管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三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三挡块,所述第三挡块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连通第二通孔和出料管的第三通孔,相邻的第三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三通道,多个所述第三通道是连通的,所述第三通道靠近所述出料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进风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三出风管,所述第三进风管和所述第三出风管固定于所述第三壳体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通过法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泰市中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泰市中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0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