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外观检测的传感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0950.5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0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谭志明;郑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沪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观检测 传感器装置 玻璃筒 被测物体表面 光学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光线收集器 被测物体 电流信号 光电电池 发射光 环境因素影响 环形传感器 穿过 安装空间 表面特性 光源提供 环境影响 提供条件 柱状物体 传感器 反射光 入射 受限 反射 光源 拍照 照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外观检测的传感器装置,每个传感器包括光源、玻璃筒、光学处理装置、光电电池以及光线收集器,所述光源提供发射光,穿过玻璃筒,倾斜地入射至被测物体表面;发射光在被测物体表面产生反射,反射光穿过玻璃筒,经光学处理装置处理,经光线收集器,照射在光电电池表面,使之产生电流信号,通过对该电流信号的处理可以反映出被测物体的表面特性,从而实现对被测物体外观检测提供条件,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外观检测的传感器装置,针对CCD相机拍照受限于安装空间、环境影响、成本等因素的原因,设置成外观检测的环形传感器,它有结构紧凑、受环境因素影响小、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弥补了CCD相机的不足,尤其适合于柱状物体的外观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产品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外观检测的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物体外观质量检测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采用CCD相机拍照结合软件分析的方法,但是CCD相机拍照受限于安装空间、环境影响、成本等因素的原因,并不适合于一些工艺现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外观检测的传感器装置,其结构紧凑、受环境因素影响小、成本相对较低。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外观检测的传感器装置,每个传感器包括光源、玻璃筒、光学处理装置、光电电池以及光线收集器,所述光源提供发射光,穿过玻璃筒,倾斜地入射至被测物体表面;发射光在被测物体表面产生反射,反射光穿过玻璃筒,经光学处理装置处理,经光线收集器,照射在光电电池表面,使之产生电流信号,通过对该电流信号的处理可以反映出被测物体的表面特性,从而实现对被测物体外观检测提供条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每个传感器围绕被测物体呈多组环形分布,每组传感器扫描特定区域,多组传感器完全覆盖被测物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学处理装置由两组光学凸镜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外观检测的传感器装置,针对CCD相机拍照受限于安装空间、环境影响、成本等因素的原因,设置成外观检测的环形传感器,它有结构紧凑、受环境因素影响小、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弥补了CCD相机的不足,尤其适合于柱状物体的外观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形设置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光源;2-光电电池;3-光线收集器;4-光学凸镜;5-玻璃筒;6-被测物体;7-描区域;8-反射光;9-发射光,10-光学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外观检测的传感器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每个传感器包括光源1、玻璃筒5、光学处理装置10、光电电池2以及光线收集器3,所述光源1提供发射光9,穿过玻璃筒5,倾斜地入射至被测物体6表面;发射光9在被测物体6表面产生反射,反射光8穿过玻璃筒5(玻璃筒5的作用是隔离光学元件与现场灰尘,避免光学元件被污染),经光学处理装置10处理,经光线收集器3,照射在光电电池2表面,使之产生电流信号,通过对该电流信号的处理可以反映出被测物体6的表面特性,从而实现对被测物体6外观检测提供条件。
如图2所示,上述每个传感器围绕被测物体6呈多组环形分布,每组传感器扫描特定区域,多组传感器完全覆盖被测物体6。
所述光学处理装置10由两组光学凸镜4组成。
如图1所示,单组扫描区域7是单组传感器扫描区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沪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沪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0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