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撑弧形梁模板的顶托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8838.8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5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孔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军民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1024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梁 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 支撑 底座 顶托 托板组件 模板支撑系统 分散均匀 结构构件 圆心 传统的 贴合度 支撑力 弧长 施工 建筑材料 周转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弧形梁模板的顶托,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多个支撑杆系统以及设置于每个支撑杆系统上用于支撑弧形梁模板的托板组件,多个所述托板组件通过支撑杆系统以底座为圆心分散对弧形梁模板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弧形梁模板支撑系统结构构件数量大幅减少,有利于施工人员的快速的安装,建筑材料的周转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顶托通过多个支撑杆系统分散对弧形梁模板的不同弧长位置进行支撑,支撑力分散均匀,对弧形梁模板的贴合度好,能够保证弧形梁模板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弧形梁结构的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模板施工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支撑弧形梁模板的顶托。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在浇筑混凝土前,需要按照所需浇筑的混凝土形状拼装相应的建筑模板,在模板的底部常常需要顶托来支撑拼装好的模板,顶托又称可调节丝杠,在使用过程中起到上顶下托的作用。因此,顶托一方面能够保证建筑模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防止建筑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受混凝土重力影响而发生底部胀模的问题,特别是在拼装梁模板时,顶托的使用更为广泛。
现有技术中的顶托往往只能用于纵横梁、楼板、柱等直线建筑构件的模板支撑,而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具有弧形的门、窗或者混凝土线条等构造要素,但对于弧形梁模板的支撑,现有技术则是通过搭设脚手架再辅以木方加固来作为支撑系统的。这种弧形梁模板的支撑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①所需钢管、扣件和木方的数量较多,不利于建筑材料的周转,增加了建筑材料的损耗;
②所搭设的支撑系统密集程度较高,需要施工人员不断的调整每根钢管或者木方以达到良好的支撑效果,造成较高的人力投入成本,并且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很低;
③这种支撑系统容易产生人为的偏差,使得本身的支撑稳定性较差,不利于保证弧形梁的施工质量;
④这种支撑系统与弧形梁模板的贴合度较低,不利于弧形梁弧度的施工。
因此,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弧形梁模板支撑的顶托,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撑弧形梁模板的顶托,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脚手架和木方支撑弧形梁模板而引起施工质量差、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支撑弧形梁模板的顶托,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多个支撑杆系统以及设置于每个支撑杆系统上用于支撑弧形梁模板的托板组件,多个所述托板组件通过支撑杆系统以底座为圆心分散对弧形梁模板进行支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系统包括正支撑杆与多个斜支撑杆,正支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底座上,多个斜支撑杆相对于正支撑杆对称分布于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正支撑杆包括伸缩杆与丝杆,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支撑台并通过支撑台安装在伸缩杆上,转动支撑台以驱动丝杆在伸缩杆上的升降。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包括主杆与套接在主杆上的副杆,主杆与副杆上分别设有若干相对应的固定孔,伸缩杆通过螺栓贯穿固定孔控制主杆与副杆的伸缩距离。
进一步,所述托板组件包括呈弧形结构并相互滑动连接的中心托板与两个边翼托板,中心托板连接在丝杆的自由端,两个边翼托板通过斜支撑杆连接有滑动连接在丝杆上的升降台,升降台下方设有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旋钮,转动旋钮以驱动升降台通过斜支撑杆带动两个边翼托板在中心托板上的滑动。
进一步,所述中心托板与两个边翼托板均具有与弧形梁侧模板适配的侧壁,中心托板的底部设有便于与丝杆的自由端连接的连接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军民,未经孔军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8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