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清晰、无伤害的视网膜观测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7112.2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9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辉;龚俊强;李建华;王晓;全丽伟;潘华;彭同山;王世勇;贾丽娜;张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4;A61B3/14;A61B3/1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片 半反半透镜 感光芯片 观测镜头 照明光路 高清晰 视网膜 光学成像系统 本实用新型 人眼视网膜 成像光路 清晰成像 球面镜片 医疗效果 依次设置 伤害 透射 成像 反射 光阑 光轴 可用 四镜 物面 像面 消光 眼底 玻璃 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清晰、无伤害的视网膜观测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半反半透镜,第四镜片,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第九镜片,第十镜片,消光元件,光阑,第十一镜片,第十二镜片,第十三镜片,第十四镜,第十五镜片,保护玻璃和感光芯片;所述十五枚镜片均为球面镜片;在本方案中,通过利用半反半透镜将照明光路与成像光路分离,照明光路的光线过人眼眼底的反射以及十五枚镜片的透射最终成像于感光芯片,可用于医疗上的人眼视网膜的清晰成像,提高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清晰、无伤害的视网膜观测镜头。
背景技术
视网膜观测照相机又称为眼底照相机,主要用于眼底疾患的诊断,如视网膜剥离、视神经乳头、黄斑及视网膜血管异常等,对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动静脉栓塞、小动脉硬化等疾病也有很大帮助因。是眼底病检查诊断必不可少的医用仪器。目前视网膜观测和诊断系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观测镜头拍照时容易引起人眼瞳孔的收缩,导致病人眼睛的不适及疼痛感,同时对不同屈光度的人群进行拍摄获取的视网膜图像清晰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清晰、无伤害的视网膜观测镜头。
一种高清晰、无伤害的视网膜观测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半反半透镜,第四镜片,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第九镜片,第十镜片,消光元件,光阑,第十一镜片,第十二镜片,第十三镜片,第十四镜,第十五镜片,保护玻璃和感光芯片;所述十五枚镜片均为球面镜片;
其中,所述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六镜片,第九镜片,第十镜片,第十二镜片,第十五镜片的焦距为负,所述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五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第十一镜片,第十三镜片,第十四镜片的焦距为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镜头的照明光路采用的光源包括红外光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镜头的照明光路采用的光源还包括可见光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光元件为偏振分光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镜片为位置可调的对焦镜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芯片型号为1/1.8”,其垂直线高度为4.8mm,像素尺寸为2.4μm×2.4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达到了如下效果:
1、红外光观察避免了拍照时人眼瞳孔的收缩,降低了病人眼睛的不适及疼痛感;
2、现有高像素镜头的周边分辨率较低,本实用新型在整个画面都能清晰成像;
3、本实用新型镜头对老花2000度和近视2000度范围内的人群拍摄,可获取足够清晰的视网膜图像,适用广范的人群;
4、现有同类镜头在红外上不能实现共焦,当红外观测不充分,需要切换为可见光时需要重新对焦,增加了对眼睛的伤害;本实用新型可见光与红外光共焦,可实现可见光和红外光的自由切换,保证了资料的充分,降低了对人眼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7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镜头
- 下一篇:大光圈、高像素、高低温共焦、双光路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