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道升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47007.9 | 申请日: | 201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7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胡嗣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小崴 |
| 主分类号: | B66B9/08 | 分类号: | B66B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张栋栋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楼道 升降机构 转向机构 升降机 行走机构 摇臂 楼梯扶手 长管 开槽 本实用新型 功能单一 机构连接 楼道电梯 使用不便 同轴连接 运输机械 外侧面 竖直 梯井 转动 驱动 悬挂 占用 大楼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道升降机,涉及运输机械技术领域。该楼道升降机包括行走机构、升降机构、转向机构和乘坐机构;楼道升降机设置在楼道空间内;行走机构设置在楼道顶板下,带动升降机构及转向机构沿水平方向作往复移动;升降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之下,通过下端的摇臂器与乘坐机构连接,带动乘坐机构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转向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之下,转向机构的开槽长管与升降机构下端的摇臂器同轴连接,在转向机构的开槽长管接近楼道梯井的对应端时,驱动乘坐机构由楼梯扶手的一侧转动至另一侧;乘坐机构悬挂在升降机构下端的摇臂器上,在楼梯扶手的外侧面承载人或物。改善了现有楼道电梯占用较大楼道空间、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道升降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在八、九十年代及其后修建的多层住宅,例如5-9层的住宅,由于未安装电梯,使得多层住宅的垂直交通问题成为困扰行动不便者的关键问题。由于上下楼不便,很多行动不便者选择长期呆在屋里,这样很不利于身心健康。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尝试在老旧多层楼房外部安装箱体电梯,但是存在审批程序复杂、改造费用高、施工周期长、高层和低层用户受益不均以及影响低层用户采光通风等诸多问题,实施效果并不乐观。
现有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在楼道内设置多个紧靠墙壁或者楼道扶手的轨道,楼道电梯上设置有座椅和/或踏板,在不影响楼道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座椅和/或踏板可沿着轨道升降以解决行动不便者上下楼困难的问题。
但是现有的楼道电梯需要在墙壁或者楼道扶手上设置专用的轨道,由于弯道曲率半径较大,会占用较大的楼道空间,给楼道的使用带来不便,而且轨道结构复杂,制造与安装成本较高;接力式楼道电梯虽不存在弯道,但因分段运行,不能将人直接送达目的地,而且设备配套数目随楼层数翻倍递增,提高了投资成本,同样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人为主的楼道升降机,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的楼道电梯需要设置专用轨道,会占用较大楼道空间,且功能单一、结构复杂、设备资源不能在楼层间相互共享、致使制造安装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道电梯,包括行走机构、升降机构、转向机构和乘坐机构;所述楼道升降机设置在楼道梯井内;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楼道顶板下,与升降机构及转向机构连接,用于带动升降机构及转向机构沿水平方向作往复移动;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之下,通过钢索末端的摇臂器与乘坐机构连接,用于带动乘坐机构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之下,转向机构的开槽套管与升降机构下端的摇臂器同轴连接,用于在转向机构的开槽套管接近楼道梯井的对应端时,驱动乘坐机构由楼梯扶手的一侧转动至另一侧;所述乘坐机构悬挂在升降机构钢索末端的摇臂器上,设置在楼梯扶手的外侧面,用于承载人或物。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动件、行车轮以及机箱;所述楼道顶板下敷设有第一轨道,所述行车轮设置在于所述第一轨道上;所述第一传动件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行车轮,所述行车轮用于将所述第一传动件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机箱,使所述机箱沿着所述第一轨道往复移动;所述机箱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乘坐机构在所述梯井内沿竖直方向作上下移动;所述机箱通过所述转向机构带动所述乘坐机构在所述梯井内沿水平方向作正反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件、提升滚筒以及悬挂在钢索末端的摇臂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件、提升滚筒设置在所述机箱内;所述第二传动件用于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提升滚筒,使所述提升滚筒带动所述乘坐机构在所述楼道梯井内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小崴,未经胡小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7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挂式的自行电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梯井道的可调节组合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