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热防滑一次性碗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6713.1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7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阮金刚;阮晨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家得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A47G19/03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叶小勤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纹路 碗体 一次性碗 本实用新型 翻边 防滑 内层 技术方案要点 一次性餐具 防滑效果 隔热效果 横向设置 交替设置 开口方向 内腔填充 纵向设置 纤维层 圆弧状 延伸 内腔 外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防滑一次性碗具,旨在提供一种隔热效果好,防滑效果好以及实用性强的一次性碗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碗体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连接形成有内腔,内腔填充有纤维层,所述碗体的外壁上设有隔热纹路,隔热纹路包括横向设置的三个第一隔热纹路以及纵向设置的三个第二隔热纹路,第一隔热纹路和第二隔热纹路交替设置,且两相邻第一隔热纹路之间形成有间隙,两相邻第二隔热纹路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碗体的边缘周侧上设有延伸翻边,延伸翻边呈圆弧状,且圆弧的开口方向朝向碗体外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一次性餐具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餐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隔热防滑一次性碗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一次性碗具,它包括碗体。传统的一次性碗具的隔热效果较差,不方便人们的使用,以及在盛满食物状态下,碗具的结构强度较差也会导致碗具边缘或其他部分的变形,从而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效果好,防滑效果好以及实用性强的一次性碗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防滑一次性碗具,包括碗体,所述碗体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连接形成有内腔,内腔填充有纤维层,所述碗体的外壁上设有隔热纹路,隔热纹路包括横向设置的三个第一隔热纹路以及纵向设置的三个第二隔热纹路,第一隔热纹路和第二隔热纹路交替设置,且两相邻第一隔热纹路之间形成有间隙,两相邻第二隔热纹路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碗体的边缘周侧上设有延伸翻边,延伸翻边呈圆弧状,且圆弧的开口方向朝向碗体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碗体包括内层和外层,为了提高碗体的隔热效果,在内层和外层之间连接形成的内腔填充有纤维层,纤维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并且在碗体的外壁上设有隔热纹路,并且将隔热纹路设置为包括横向设置的三个第一隔热纹路以及纵向设置的三个第二隔热纹路,第一隔热纹路和第二隔热纹路交替设置,且两相邻第一隔热纹路之间形成有间隙,两相邻第二隔热纹路之间形成有间隙,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使得在手握碗体时,具有良好的阻隔效果,进一步的在碗体的边缘周侧上设有延伸翻边,延伸翻边呈圆弧状,且圆弧的开口方向朝向碗体外侧,则提高了碗体边缘周侧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碗体的底部上设有呈圆弧状的环块,环块上均布有若干防滑纹,所述环块和碗底的两侧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碗体的底部上设有呈圆弧状的环块,环块上均布有若干防滑纹,则提高了碗体良好的防滑效果,以及通过在环块和碗底的两侧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则提高了环块和碗底之间的良好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强筋沿环块的外周侧设置,第二加强筋沿环块的内周侧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截面均呈圆弧状,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圆弧开口方向均背向环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筋沿环块的外周侧设置,第二加强筋沿环块的内周侧设置,为了提高对环块结构强度上的提升,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则提高了对环块内外周侧和碗体底部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并且将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截面均呈圆弧状,圆弧状结构的第一、二加强筋,提高了良好的结构强度,并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圆弧开口方向均背向环块,在环块受力时,因为第一、二加强件的结构,则为环块提供一个反向的作用力,进而提高了良好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防滑一次性碗具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防滑一次性碗具实施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防滑一次性碗具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家得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家得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6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