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排气的污泥厢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6111.6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0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姚杰;麦穗海;王荣生;裘湛;汪喜生;周丕仁;曹隽;童飞;吴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F04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卢杰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厢体 卸料口 排气管道 储料腔 进料口 连通 污泥 本实用新型 出气端 可排气 排气口 厢门 抽气系统 送料装置 相邻布置 闸门组件 引流 进气端 封闭 排出 体内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排气的污泥厢,包括具有储料腔的厢体以及厢门,厢体的侧部开设有与储料腔连通的卸料口,厢门设置在卸料口处且将卸料口封闭,厢体的顶部上靠近卸料口的一侧开设有与储料腔连通的进料口,并且顶部上远离卸料口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储料腔连通的排气口;所述厢体上设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排气管道的出气端与所述进料口相邻布置;所述厢体上还设有将厢体的进料口和排气管道的出气端封闭的闸门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容易地将厢体内的空气排出、引流至厢体的进料口附近处,并且使外部的污泥送料装置和抽气系统的布置更加集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镇污泥集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排气的污泥厢。
背景技术
污泥车应用于城镇污泥清运及各种散碎物料之装、卸、运输。污泥车的污泥厢后翻倾卸通过液压控制,整车的自卸机构可以使污泥顺利地倾卸并有效地防止了对城镇环境的污染。然而,现有的污泥厢并没有排气功能,往往污泥厢的污泥进口和污泥厢的排气出口为同一个开口,即通过一个开口往污泥厢内输送污泥,污泥厢内的空气从原来的开口排出,导致污泥厢内的空气很难排出,并且污泥厢内很难装满污泥。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排气的污泥厢,能够更加容易地将厢体内的空气排出、引流至厢体的进料口附近处,在污泥厢内形成负压抽吸环境,并且使外部的污泥送料装置和抽气系统的布置更加集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排气的污泥厢,包括具有储料腔的厢体以及厢门,厢体的侧部开设有与储料腔连通的卸料口,厢门设置在卸料口处且将卸料口封闭,厢体的顶部上靠近卸料口的一侧开设有与储料腔连通的进料口,并且顶部上远离卸料口的另一侧开设有与储料腔连通的排气口;
所述厢体上设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排气管道的出气端与所述进料口相邻布置;
所述厢体上还设有将厢体的进料口和排气管道的出气端封闭的闸门组件。
优选地,所述储料腔的顶部具有向上突出、且从靠近卸料口处延伸至远离卸料口处的集气腔;
所述排气管道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排气管道分布在集气腔的两侧,集气腔的腔壁上开设有所述排气口。
优选地,所述厢体由底壁、顶壁、两侧壁以及前壁包围形成,厢体的后侧形成所述卸料口,两侧壁均具有与底壁相连的竖直部以及由所述竖直部斜向上延伸形成的与所述顶壁相连的斜板部,两竖直部间的距离大于两斜板部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排气管道内设有气压平衡阀。
优选地,所述排气管道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均设有多孔过滤板。
优选地,所述厢体的顶部上设有围绕所述进料口和排气口的密封环和密封条,密封条的两端分别与密封环的内周壁相连,并且将密封环围成的空间划分成对应于厢体的进料口的进料区域和对应于排气管道的出气端的排气区域。
优选地,所述厢门的内侧面嵌设有与卸料口形状相匹配的密封圈,密封圈包括嵌设部和密封部,密封部的横截面呈双峰结构。
优选地,所述排气口与独立于污泥厢的抽气系统相连。
优选地,所述抽气系统还与独立于污泥厢的除臭系统相连。
优选地,所述厢体上还设有卸料防护板,卸料防护板衔接在卸料口的边沿上,且朝卸料方向伸出卸料口;当厢门将卸料口封闭时,卸料防护板与厢门的内表面相碰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6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准化保温板材冷链车厢结构
- 下一篇:防侧溢污泥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