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5982.6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7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建伟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拔除 敷料 本实用新型 胸腔引流管 漏气 创口 封闭 防粘层 创面 闭气 气胸 胸管 粘贴 痛苦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包括主体部分和防粘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拔除胸管后于创口外快速粘贴,封闭创面,使用简便,减少患者闭气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封闭效果确切,减少意外气胸机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临床上拔除胸管后需医务人员使用凡士林纱布封堵胸腔漏口防止漏气导致气胸,此方法中凡士林纱布易脱落或压迫不足导致意外气胸,且目前临床上尚无用于胸腔引流管拔除后专用的防漏气敷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在临床上的空白,提出一种适用于胸腔引流管拔除后防漏气敷料,该敷料一次性使用,简单合理、防漏气渗液、效果可靠,可以大大减少拔管后意外气胸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包括主体部分和防粘层;所述的主体部分包括基底层、密封圈、吸湿层和隔离层;所述的隔离层由凡士林纱布折叠加压形成;所述的隔离层压制在所述的吸湿层顶面;所述的吸湿层由多层干纱布加压组成;所述的吸湿层面积大于所述的隔离层面积;所述的密封圈为圆环体结构,且表面覆盖高粘压敏胶;所述的吸湿层厚度大于所述的密封圈厚度;所述的吸湿层设置在所述的密封圈内表面,且与所述的密封圈压制在一起;所述的吸湿层和密封圈压制在所述的基底层顶面;所述的防粘层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的内层设置在所述的基底层底面,所述的外层设置在所述的隔离层顶面。
上述的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其中,还包括压敏胶;所述的基底层为矩形聚氨酯材料层,且顶面覆盖有所述的压敏胶。
上述的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其中,所述的内层和外层为矩形防粘纸。
上述的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其中,所述的内层尺寸与所述的外层尺寸相同。
上述的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其中,所述的内层俯视轮廓尺寸与所述的基底层俯视轮廓尺寸相同。
上述的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其中,还包括高粘压敏胶;所述的密封圈为圆环形水胶体,且顶面覆盖有所述的高粘压敏胶。
上述的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其中,所述的隔离层厚度小于所述的吸湿层厚度。
上述的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其中,所述的密封圈、吸湿层设置在所述的基底层顶面中心。
上述的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其中,所述的隔离层设置在所述的吸湿层顶面中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拔除胸管后于创口外快速粘贴,封闭创面,使用简便,减少患者闭气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封闭效果确切,减少意外气胸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拔除胸腔引流管后防漏气敷料的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1-2,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建伟,未经韩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5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引流切口用敷料
- 下一篇:一种止血敷贴